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多年生大黄的田间管理

多年生大黄的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秋季移栽的当年不加管理;第2年进行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4月苗刚出土时;第2次在6月中、下旬;第3次在9-10月倒苗后。第3年植株生长健壮,杂草少,只在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第4年因秋季即将采挖,只在春季除草1次。春季移栽的,当年6月中旬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8月中旬进行第2次,9-10月倒苗后进行第3次,第2、3年与秋季移栽的第3、4年相同。

(2)追肥

大黄喜肥,除施足基肥外还应多施追肥。追肥是大黄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据实验统计,追肥可提高产量36-84%。因大黄以根及根茎入药,故需磷钾肥较多。每年结合中耕除草都要追肥2-3次。第1次于出苗或返青后,每亩追施人畜粪尿1500-2000公斤,或腐熟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氯化钾7-8公斤和硫酸铵10公斤;第二次于7月末每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第3次于秋未植株枯萎后,施用腐熟农家肥或土杂肥壅根防冻,如堆肥中加入磷肥效果好。

(3)培土

培土是栽培大黄的特殊措施。大黄根茎有向上生长的特性,而且根茎向上延长时有抑制侧根发育的作用,正与我们栽培大黄的目的一致。据试验,用穴栽(低于地面10厘米)、手栽和垄栽(高出地面10厘米)3种方式栽种大黄(同一品种),3年后垄栽和平栽的主根很短,侧根多且粗壮,而穴栽的则主根粗壮,侧根细小,这是因为穴栽的逐年给其根部培土,满足了根茎向上延长的条件所致。同时培土避免了根部外露,促进了根系生长发育与吸收能力;培土加厚了土壤的疏松层,对外界的冷空气起到隔离作用,使土壤温度不致因外界冷空气的影响而急剧下降,相对提高了土壤温度,对大黄越冬起到了保护作用;培土使土层加厚,可避免夏季高温的影响;培土加固了植株基部,防止倒伏等等。

故此在每次中耕除草、施肥时,均应培土;在每年的最后1次培土时,应用堆肥、杂草、泥土等培于土株旁,大约厚10厘米。

(4)摘薹

大黄栽后的第3年就要抽薹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这时要及时摘薹,抑制大黄的生殖生长,使养分集中到营养生长,促进光合产物向根和根茎部运输贮藏,提高根及根茎的产量和品质。摘薹时应选晴天进行,从根茎部摘去花薹,并用土盖住根头部分和踩实,以防止切口灌入雨水后腐烂。

(5)间作套种

大黄栽后第1年,由于苗小而行距大,为了有效利用地力,增加效益,在海拔高的地方,可间种马铃薯、大豆等适合高山生长的作物;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则可间种玉米。

猜你喜欢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

  • 养血祛风治斑秃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明医理 辨证准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1)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麦门冬汤方证浅析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