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1.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明显增多,盆腔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相者,称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多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其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与正常月经妇女的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和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PGS)系列产物比例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的PGE2与PGF2o及PGI2和TXA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前二者主要调节子宫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功能,后二者主要调节血管的舒缩、血小板聚集和抗聚集功能,当其平衡失调都可影响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等,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本病还同时出现纤溶酶增加,以致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增多,纤维蛋白沉积受阻,抑制了内膜血管的闭合及凝血过程,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月经过多亦可发生于产后、人流后,置环后,扎管术后,一般属功能性,也可继发于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瘤等,它们除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子宫肌收缩不良原因外,尚不能排除前列腺素(PGS)及纤溶系统失调的原因。

诊断方面除基础体温测量、病史、妇科检查以外,还有诊断性刮宫提示宫腔正常大小,宫壁光整,病理组织检查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反应,阴道脱落细胞涂片中成熟指数、伊红指数、宫颈评分及血雌、孕激素水平均可在正常范围,且有周期性变化。

本病治疗,除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外,一般都用凝血及止血剂,或用激素治疗,严重时则需刮宫止血,但止血效果并不满意,而且激素治疗抑制排卵,停药后易于复发。目前有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可降低月经量30-40%,但作用较短暂,副作用多,停药后也易复发。

月经过多在中医文献上称“经水过多”、“经血过多”,始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有月水来过多”的记载,到清代《傅青主女科》则有“经水过多”的专条论述,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三:(1)气虚体弱,经行之际,气随血泄,气虚则统摄无权,不能摄血固冲;(2)阴虚内热或感受邪热,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导致血分蕴热,热灼络脉,血热妄行,冲任不固;(3)瘀血停留,积于冲任,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瘀滞积久化热,热迫冲任,经血妄行。临床上可以单一或复合因素致病,治疗以益气摄血、清热固经、祛瘀止血为主,病久血去阴伤、气耗,或积瘀化热,产生虚实夹杂,寒热错综的病机当详细审辨,随证而治。

2.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称为“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

月经过少,有虚有实。虚者或因化源不足血海亏虚;或因精血衰少,血海不盈。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阴滞,经脉变阻,血不畅行。

1.血虚

素体血虚,或大病久病伤血,营血亏虚;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脾虚化源不足,均使血海不充而致经量减少。

2.肾虚

禀赋素弱,或少年肾气未充,或多产(含人工流产、屡孕屡堕)房劳伤肾,以致肾气不足,精血不充,血海不盈因而经量过少。

3.血瘀

感受寒邪,寒客胞宫,血为寒凝;或气滞血瘀,阻滞胞脉,均使血行不畅,故月经量少。

4.痰湿

素多痰湿,或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阻经脉,血不畅行,致经量减少。

诊断: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为本病的诊断特点。如属已婚育龄妇女应注意因服避孕药而致的月经过少。早孕而有胎漏者,常易与月经量少混淆而被忽视,当注意鉴别。

治法重在濡养精血,以本病虚多实少,即使是瘀滞亦多属气血有伤,慎不可恣投攻破,以免重伤气血,使经血难复。月经过少,常伴后期,并可发展为闭经,应积极治疗。

3.月经提前

月经先前是指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两潮。其属月经不调病的一种,临床以经期提前为其特征。

4.月经延后

月经后期是室月经周期退后起七天以上,甚至每隔四、五十天一至者。亦称“经期错后”。其属月经不调的一种,临床以经期后错为特征。

5.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指月经时或提前,时或延后七天以上者。由称“经乱”。临床上以月经潮无定时为其特征。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月经不调986例(月经先前121例,月经延后196例,月经过少98例,月经过多213例,月经先后无定期148例,经期延长210例),痊愈977例,显效9例。

猜你喜欢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健脾清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活血化瘀治泄泻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