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季保湿先要润燥玉洁肌肤

秋季保湿先要润燥玉洁肌肤

秋季养生还要先润燥

人与自然界的气候息息相关,又由于南方地处亚热带地区,多火、湿热,当气候、地理环境,再加上常常山珍海味、煎炒焖炖炸等饮食方式,造成人体干燥易上火,此时一“润燥”便成了广东人一入秋就挂在嘴边的不能松懈的工作。

秋天怎一个“燥”字了得

阿宁向来都爱在长假往外跑,不是去里旅游就是去那里探望朋友,这不,国庆节她又跑江西玩了6天。又是火车又是长途汽车的,玩起来还挺辛苦,本身休息就不大好,再加上当地天气寒冷又干燥,看她从江西回来的样子真是又“残”又没精神,不能不说她的确是“花钱买了难受”。阿宁也很苦恼啊,就6天,脸皮变得又干又黄,还脱皮,喉咙又痛,反正,浑身都感到不舒服,话也不想说了。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科的李爱华主任医师说,秋天一来,人们首先就容易感觉到皮肤绷紧了、口干了、舌燥了、喉咙也容易发痛了,她认为,秋天的天气特点就是“燥”。燥邪易伤津液,使人体皮肤干燥皲裂,也使口鼻干燥,还会有咽干口渴的感觉。燥邪又易伤肺,肺失宣降,继而出现以少痰为特征的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状。

外燥内燥、早秋晚秋均需润燥

不少中药的药膳、凉茶方,都是秋季润燥的可选方法,李爱华医生说。燥邪可致病,不润则易生病。秋燥分内燥、外燥两类。外燥是由于感受了外界干燥的气候而发病,由于外燥多从口鼻进入体内,它首先多表现为口、鼻等部位的干燥,而所致病多从肺部开始。内燥则是内脏津液亏损所致,多表现为高热、呕吐、腹泻、出汗,及发生在出血过多之后。由于成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一样:治疗外燥宜轻宣,对付内燥则宜滋润。

除此之外,外燥也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早秋有夏火之余气,此时多为温燥,晚秋则接近冬天,寒气渐逼,此时空气中水分也会减少,多表现为凉燥。

秋季凉茶重养阴

李爱华医生指出,秋季与春夏、长夏、冬季所选用的凉茶不同。春夏两季阳气升发,此时应选用轻清的凉茶。以免过度发散,耗损气阴;长夏则易感暑而湿,选择凉茶以清热消暑祛湿为主;冬季阴气至盛,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选用凉茶时不应过寒过猛,以防伤及阳气。至于当季正值一年之秋,秋季多燥邪,燥易伤肺,因此该饮的是清肺润燥养阴的凉茶。编辑:闲云

猜你喜欢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