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李时珍夸阿胶为圣药 阿胶历史与文化①

李时珍夸阿胶为圣药 阿胶历史与文化①

开栏的话

阿胶发源于山东省东阿县,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因其久服有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功效,历代本草皆将阿胶列为上品、圣药。作为中医养生滋补圣品中的奇葩,阿胶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中医学术、滋补和美容的独特文化体系,杨贵妃暗服阿胶驻容颜、朱熹劝母服用阿胶尽孝心、慈禧太后服用阿胶保龙胎、李鸿章吃着阿胶去英国等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也给阿胶增添了更多历史与人文的内涵。

随着当前人们对于中医药养生文化关注的日益升温和对阿胶养生兴趣的日益浓厚,本报从今日起在文化版开设《阿胶历史与文化》专栏,为读者奉上一段关于2500多年来阿胶历史文化故事,用轻松的文字带您体味阿胶历史流传下来的许多有趣的故事。

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写道:“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翻阅《本草纲目》,你会发现,李时珍对近2000种药材的评价,很少使用惊叹之辞,而代之以严格的学术语言。就像民国名医张山雷所说,“药不必贵而奇,惟在实用而有效。”

对阿胶的评价则是个异数。在一一列举阿胶的具体功效后,李时珍还是按耐不住内心的感叹,夸那阿胶乃“圣药也”。

列举阿胶的具体功效是件令人痛苦的工作,因为阿胶具体功效庞杂而多变,与民间简单的认为只是补血或者滋补不同,阿胶还另有一番天地。

为了证明此言不虚,请跟随李时珍一起浏览阿胶主治条目:“疗吐血鼻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疬。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萎唾脓血,及痈疮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最后的结论是,“圣药也”。

千万不要小看这三个字的赞叹。因为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几乎很少对具体药材表现出偏好,甚至动用“圣药”的评价。

说来话长,李时珍生长于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个时间段内明代的医学风气是强调“以人补人”,最有名的大补之药是秋石、紫车河等,李时珍对这种风气极为厌恶,所以牵涉到大补之类的药材,也惜字如金,不肯轻易赞美。

所以阿胶获得“圣药”的评价,在《本草纲目》中,极其罕见。不过在“发明”条目里,李时珍还是引用了杨士瀛的评价,“阿胶育神,人参益气”,把阿胶列在人参之前。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气色好时,会说“神采奕奕”,大概就是神气完足的意思。

关于阿胶育神的进一步解说,和李时珍同时代的医学大家廖希雍说得好,阿胶“入肺肾补不足,故又能益气,以肺主气,肾纳气也。气血两足,所以能轻身也”。

栏目主持:向佳

猜你喜欢

  • 萎缩性胃炎病频发,谨记这三点

    这个时候我就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萎缩性胃炎呢,要注意的一些东西啊。萎缩性胃炎呢,实际上跟大家说应该叫做一种退行病变,就像我们看到我们的脸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呢,表面的皮肤会改变,我们的胃黏膜呢,跟这个皮肤是一样的啊,它也会有一个改变,就会变得变薄,

  • 有很多人对便秘毫不在乎,听中医怎么说!

    便秘呢,看似简单,治疗起来是比较疑难的,比方说有一些患者,他是习惯性便秘,用药一段时间缓解了,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发作,患者就没有这个耐心啊去调理自己这个便秘了。中医对便秘啊,它是有分型论治的,跟患者的身体。不同状态啊,每一个患者有自己的体质特

  • 有些患者总是手脚心发热,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时候我看一看大家的留言呢,有的这这样一个患者,说是他是33岁,一个男性,这个脑力工作者平时就是坐在办公室,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问我算不算病。就是经常性的这个手脚心发热,他工作压力比较大,整天有些心烦意乱,还没有精气神儿,所以就这个问题呢,

  • 人体的这四大虚证,快来看看你是哪一种!

    中医是需要辨别一下,虚主要是气血阴阳。气虚呢?简单跟大家说就是气力不足,气属于功能,你在某些方面的功能不足,任何一方面中医都叫做气虚。血虚呢,跟气血而言呢,就是是由于血虚导致的功能不足,或者说功能还可以,但是血液的营养不足,会导致你容易功能

  • 暴饮暴食的这两大危害,你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家在网上今天可能看到一个,有一个说的是大胃王,为了吸引人眼球啊,就表演这样的节目,国家出这个政策了,禁止再表演这样的节目了是吧?一个是作秀还是浪费粮食,那么今天我就从医学这个角度啊,跟大家说这个暴饮暴食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中医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