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老年人的食补原则

老年人的食补原则

人老体衰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年人的生理变化是肾气渐衰、肝气不足,表现出体质虚弱、机体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耳聋、眼花、发白或脱发、健忘、食少、畏寒等现象。

由此又易累及其他内脏,从而易患多种老年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补益肝肾,补益气血,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呢?下面几项具体的滋补原则,供老年人参考。

(1)不可迷恋补品、补药。应立足于通过日常饮食中的营养平衡来提高身体素质,为抗病防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应注意提高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减少动物性脂肪、糖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量,注意饮食品种的搭配,不可厚此薄彼。

(2)应根据身体需要而有针对性地进补。“虚则补之”是总的原则。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所谓“虚”,分为阴虚、阳虚、阴阳双虚、气虚、血虚和气血双虚。不分清情况而盲目滥补,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会引起不良后果。

(3)饮食滋补提倡循序渐进,反对暴饮暴食和过量“大补”。应避免把许多补品补药,如人参、鹿茸、鸡鸭鱼肉等集中起来,在短时间内突击食用,那样做必将损害脾胃,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甚至会造成事与愿违的恶果。因此,进补时必须考虑到脾胃的接受能力。应逐渐进行调理,以协调阴阳,补充气血之不足,调整脏腑功能,进而达到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体质的目的。

(4)老年人以冬季进补为最佳时间。冬令进补是中国传统饮食保健中治疗虚弱病症的一种重要的调治方法。冬天气温低,人体代谢相应下降,精气物质封藏,此时服用补品补药有利于吸收储存,既可补充人体的营养需求,又可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对身体的健康最为有利。冬令进补时最好先作“底补”,就是打基础。可先选用芡实炖牛肉或用芡实、红枣、花生米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在此基础上,再服其它补品补药,方可增加滋补效力,不至于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气虚者用补气的药物和食物;血虚者用养血的药物和食物;阳虚者宜温补,可用助阳的药物和食物;阴虚者宜清补,需用滋阴的药物和食物。用于补气的食物有山药、扁豆、莲子、饴糖、红枣、甘草、瘦肉、人参、党参、黄芪、黄精、金雀根、白术等;用于养血的有桑椹、桂圆、黑木耳、黑芝麻、母鸡、动物肝脏、含铁丰富的新鲜蔬菜、阿胶、紫河车(胎盘)、何首乌、白芍、当归、生地等;用于助阳的有核桃、韭菜、狗肉、羊肉、牛骨髓、海参、人参、鹿茸、雀蛋、狗脊、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菟丝子、杜仲等;用于滋阴的有莲子、百合、枸杞、红枣、银耳、鸭肉、甲鱼、龟肉、龟板胶、沙参、石斛、玉竹、桑寄生、旱莲草等。

冬令进补的对象,主要指有上述虚弱病症者。欲增强体质的老年人,还是以体育锻炼和增加日常膳食中的营养为宜,不必用补品和补药。一般的体弱者,可适当吃些瘦肉、豆制品、鸡、鸭、人参、蜂王浆、奶类、蛋类、红枣、桂圆等,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5)在进补期内要注意“忌口”。不要吃生冷、粘性和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败伤脾胃,造成积滞,影响补药补品的消化和吸收。也不能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不仅与补阴类药物不相配,也会减少补气类药物的效果。服用人参等补气药物时,应禁食萝卜。服用补血药物期间,要少饮浓茶和咖啡,否则会降低补品中有效成分的滋补功效。有些药物可制成补酒,但高血压和肝病患者不可饮用。

猜你喜欢

  • 月经量少颜色发黑是什么原因

    从我们的描述症状来看是月经量少,颜色发黑,并且这个时间比较长,我们中医辩证呢,就可以归为血虚加血淤还有气虚的症状,我们治疗就用针灸啊,用艾灸啊,然后吃点补气活血化瘀的这些中药进行调理。

  • 特禀质的中医体质特征

    特禀质就是过敏一族,容易过敏,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比如特禀质在面对灰尘啊,花粉啊,还有对我们这个家里养小宠物啊,吃的这个鱼虾螃蟹之类的过敏,这个类人特禀质比较多见,并且比较困扰生活,这个过敏体质与我们的生理缺陷和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

  • 气郁质总体特征

    气郁质常见于女同志,像林黛玉一样,这个心情郁闷,闷闷不乐。就是先天性的,闷闷不乐,形体消瘦。这些人那个形态是比较瘦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比较多疑。

  • 湿热体质的常见表现是

    湿热体质年轻人比较多,多见于长青春痘这类人。它表现在口苦,口干,并且面垢油光啊,就是面部和头发有油,并且身体困重,形态呢是中等的,这类体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心急,心情比较烦躁,这湿热质我们这个年轻的比较多一点。

  • 痰湿体质是什么症状

    痰湿质比较多见,我们常见的胖人,肥胖的人。痰湿体质症状表现为:口粘多痰,腹部肥满,肚子比较大,面色油腻,并且头发一面色油腻,性格比较稳重,这个舌苔厚腻,舌苔是黄色的,厚厚的白白的腻的,并且这些人喜欢吃甜食,喜欢吃肉类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