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小心副作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小心副作用

为防治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目前,公认低剂量阿司匹林(75~325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随着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且患者多为长期服用,甚至终生应用,其不良反应亦较常见。如何避免或降低这些不良反应的影响呢?近日笔者采访了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沈素。

沈素介绍说,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对胃黏膜的损害,其损害机制分为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种情况。先说局部作用。口服阿司匹林后,药物直接接触胃黏膜,它不仅可使黏膜上皮细胞层完整性丧失,还能分解黏液层,因此破坏了胃黏膜屏障。这一方面为胃酸、胃蛋白酶对胃本身的“消化”打开了通道,另一方面促进H+逆扩散,很快使胃黏膜出现瘀斑、浅表糜烂。这些病灶可发生隐性出血,但不会出现显性大出血。其次说系统作用。阿司匹林进入体循环后,由于其对环氧化酶(COX),特别是环氧化酶-1(COX-1)的抑制,减少了胃黏膜对合成,导致黏膜保护因素的损失;同时阿司匹林还能增加脂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白三烯,其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均影响胃黏膜的血流。以上对胃黏膜的不良作用,也使细胞修复能力受损,溃疡边缘的细胞再生受阻,延迟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因此患者易发生出血、穿孔等溃疡病的并发症。

另外,沈素还指出,低剂量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可导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但这些方面报道较少。

因此沈素提醒,在不得不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可以降低其副作用:

1.服用适宜的剂量,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经大量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阿司匹林的剂量,每日以50~100毫克(大多推荐每日75毫克)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降到最低。从人体生物钟来看,早上6点到10点血黏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高,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时间段,因此,最好在早饭后半小时服药。

2.避免与其他抗血栓药或致消化性溃疡药合用。

3.老年人胃黏膜对损害因素的适应能力减退,更易引起胃黏膜损伤,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可服用预防胃黏膜损伤的药物。

4.选用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长期服用者,均应选用肠溶衣型或缓释型阿司匹林,这样可减低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

5.重视服药者的病史。目前一致认为,过去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者,过去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司匹林时曾发生过溃疡或出血者,属高危人群,应慎用和禁用阿司匹林。

6.服药前和服药期间应检查。在用药前最好先做血液化验,服药期间如有上腹不适,应及时检查或停药。

猜你喜欢

  • 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坏习惯!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

  • 中医药膳养生的分类与特点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什么是紫苏?吃点紫苏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车前草”是个宝,用它来煮水喝,身体会收获哪些益处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

  • 三七粉,对肝是好是坏?医生提醒:这6类人请避而远之

    三七粉是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保健类药物,又被称之为“金不换”。在《本草纲目》中,三七是上品,可以长期久服,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自古以来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活血第一”的说法。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如今关于三七粉容易伤肝的说法也是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