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忽视眼部不适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忽视眼部不适

郝祎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为一种富贵病,其发病率迅速增加,而且发病年龄也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我国现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将由1995年的1.25亿急剧上升至2.99亿。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其实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仅以糖代谢紊乱为基础表现,可怕的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或忽高忽低所引起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小血管病变。由糖尿病引起的微小血管病变主要有三种表现,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的患病率随着糖尿病患病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高。

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出现眼部病变的几率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则高达75%~80%。专家解释,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含糖高,血粘度高,血管壁受损严重,导致眼底及玻璃体易出血,形成视网膜病变。如果反复出血,则会导致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直至失明。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是正常人失明的25倍。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视力减退(尤其是在夜间),视力范围(视野)缩小等表现时,表示可能已经进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了,这时应尽快找眼科医生进行眼部检查。如果患者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可能会导致失明,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预防、治疗眼底并发症效果好

糖尿病患者自己及家人都应该对由糖尿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危害有充分的认识与重视,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预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部分。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注意控制血压、控制血脂、戒烟,每年定期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康复。

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发生视网膜病变时,多伴有视网膜小血管的血栓,这些血栓是由血小板和纤维素组成的。因此具有“活血、通络、行淤”功效的中药,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微小血管病变,对预防与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中日友好医院眼科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天津天士力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可预防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在用药3个月后,糖尿病患者视力提高4行以上的人数占到17%,提高2行以上的人数占65%,同时复方丹参滴丸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视野缺损,明显减少患者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目。

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具有显著的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功效,可作为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有效药物。其中丹参的有效部分为水溶性的丹参素,它区别于市场上其他的丹参制剂。北京大学医学部在一项关于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中证实,只有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才可起到显著的改善微小血管血流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微小血管病变有着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滴丸剂型的复方丹参方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