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藏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藏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藏药主要流传和使用于我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藏族聚居的地区。藏药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本民族特有;

②吸收中药;

③进口(印度、尼伯尔等)药材。

藏医药具有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医药的使用颇具民族特色。藏医学最早的著作为《月王药珍》,代表著作还有《四部医典》、《晶珠本草》、《无畏的武器》等。藏医药的形成、发展及研究由于受汉族中医药的较大影响,在用药方面出现了中藏药交叉现象,有些药物既是中药,又是藏药,但因各自医药理论的不同,对药物的用法和认识也相异。如藏药的间色打吾,藏医认为性温,为滋补药,而中医则认为性凉、有毒;又如诃子,中医并不常用。而在藏药中是最常用的一味药,有众药之王的称号。

藏药的药性研究把药物分为八性、六味、十七种效能。主要有治疗热性病药、赤巴病药、瘟疫病药、解毒药、肺病药、热性培根病药、隆病药、寒性培根病药、黄水病药、虫病药、腹泻药、尿病药、催吐药、下泻药等等。

藏药的药物研究记载的藏药约2400余种。其中植物药2170余种,动物药210余种,矿物药50余种。植物药中多以菊科植物入药,约200余种,占藏药总数的10%,其次是豆科、蔷薇科、毛茛科、百合科、唇形科、玄参科、龙胆科、伞形科等。常用的藏药品种主要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以上3种在藏药中常称"三大果",使用频率很高)、雪莲花、大托叶云实等。

在藏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方面,虽然用于临床的新药不多,且起步较晚,但在植化、药理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在莨菪类藏药植物的开发利用方面,肖培根等以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Y.Wu et C.Chen)、铃铛子(A.luridus Link.et Otto)、山茛菪(A.tanguticus(Maxim.)Pascher)、矮茛菪(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赛茛菪(Scopolia carniolicoides C.Y.Wu et C.Chen)、西藏泡囊草(Physochlaina praealta(Decne.)Miers)、茄参(Mandragora caulescens C.B.clarke)、青海茄参(M.chinghaiensis Kuang et A.M.Lu)、等植物的根及根茎、种子为原料,经分析山莨菪主要含茛菪碱(hyoscyamine)、东茛菪碱(scopolamine)、山茛菪(anisodamine)、樟柳碱(anisodine)、红古豆碱(cuscohygrine)、托品碱(tropine)。矮茛菪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山茛菪碱。其余各种均含全部或部分茛菪生物碱。经药理、临床研究樟柳碱可治脑脓肿、肺脓肿、白喉;红古豆碱可治癫狂症。山茛菪碱可用于神经阻滞,具有扩张微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用于治疗急性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中毒性休克、急性阑尾炎、急性肾炎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肺部疾病、美尼尔氏综合征、胰腺炎和视网膜脉络炎等均有良好疗效。目前,已利用山莨菪碱为原料生产出莨菪类生物碱的制剂20余种。

王生新、吕义长等对黄花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头花杜鹃(R.capitatum maxim.)、大坂山杜鹃(R.dabanshanense Fang et S.X..Wang)、千里香杜鹃(R.thymifolium Maxim.)等同属10种杜鹃的叶所含挥发油及其水溶物进行了分析,在挥发油中含有烯烃和含氧化合物,此二大类中共分离出近60种成分,其中d-柠檬烯、杜鹃烯、牛苗酮、苄基丙酮具有镇咳作用,γ-芹子烯、k-芹子烯、桧脑、dl-β-蒎烯、香叶烯、d-α-杜松烯、α-草烯具有祛痰作用。其挥发油与樟柳碱和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ge)所含总黄酮甙元组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物。

藏药制剂研究主面,对油脂疗法药、泻药、催吐药、滴鼻药等有较多研究和应用。复方樟柳碱片,在临床上有较好疗效。丁经业等对龙胆科植物湿生扁蓄(Gentianopsis paludosa(Munro)Ma)、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 H.Smith)、川西獐牙菜(S.mussotii Franch.)等植物中分离得有生理活性成分十余种,其中黄酮类化合物、齐墩果酸、芒果素、苦味质有保肝抗腹泻的作用,现已用花锚,獐牙菜为原料生产乙肝灵、肝炎注射液等多种制剂;用扁蓄为原料生产小儿腹泻冲剂。郭继明等从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Phlomis rotata Benth.)分离出黄酮、皂甙等10余种成分,已用其全草为原料生产独一味片剂,治疗出血、止痛效果显著。肖培根、方起成等对紫堇属(Corydalis)乌头属(Aconitum)、小檗属(Berberis)的多种植物研究表明:紫堇类植物含有多种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对寻找防治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方面的药物有苗头;乌头类植物在清热解毒止痛方面很有希望。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藏药植物种类并不多,但已充分显示前景广阔。尚待深入研究的紫宛类有76种,乌头类有57种,具有清热利胆保肝作用的虎耳草(Saxifraga spp.)有37种,具有清热、消炎、止痛的兔耳草(Lagotis spp.)有19种,翠雀属(Delphinium)有35种,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龙胆属、侧蕊属等属有40余种。此外尚有雪莲(Saussurea spp.)、红景天(Rhodiola spp.),绿绒蒿(Meconopsis spp.)、马先蒿(Pedicularis spp.),以及青藏高原主产或特有种属,且为藏医专用的珍贵药物。凡此都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 冬虫夏草长毛了还能吃吗?

    近年来,人们在生活物质水平大力提高的情况下也开始了养生保健活动,例如购买各种保健药材成为时尚,其中冬虫夏草是比较手欢迎的一种药材,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长久的健康下去,由于人们对于养生保健的知识还比较匮乏,部分人遇到了冬虫夏草长毛的现象,

  • 中医补气养血常识

    补气养血已经成为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这是因为补气养血看起来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补气养血却对于女性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在调理血气不足这个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我们的中医了,因为中医对于这个问题已经

  • 冬虫夏草吃了上火吗?

    对于喜爱奇珍异宝的人士来说冬虫夏草这种药材宝贵无比,因为冬虫夏草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身体的疾病问题,而且效果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们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不惜一切来食用冬虫夏草,但是不少人都担心冬虫夏草的药性太强,会引起上火,那么,冬虫夏草吃了上火吗

  • 煎好的中药能放几天呢?

    很多的朋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药的时候喜欢一次性煮出好多来,然后用专业的塑封袋进行包装以后储存,然后平时在喝的时候,取出一份进行加热,这样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是中药材长时间的存放以后,它的药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有霉变的可能

  • 铁苋菜价格与食疗功效

    铁苋菜,是乡下田间地头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很多农村人常把它当做下饭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铁苋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等,属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