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常规抗精神病药可能增加老年人死亡风险

常规抗精神病药可能增加老年人死亡风险

近期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抗精神病药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一样,可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且这些药物不能替代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警告而被停止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来自于美国哈佛医学院Brigham和妇女医院的Philip S.Wang博士及其同事报道说,FDA近日发表的一份咨询报告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增加老年患者的死亡率,并称该报告结果不适用于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这些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的死亡风险尚不清楚。

而他们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涉及22890例享有宾西法尼亚州药物保险,并在1994~2003年间开始接受一种常规的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65岁或更老的患者。研究人员采用死亡率分析与Cox均衡危险模型对受试患者开始接受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足40天、40~79天以及80~180天之内的死亡风险进行了比较。

就研究的各时间段而言,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与调整后的死亡风险明显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关联(<40天:相对危险性RR为1.56,95%可信区间CI为1.37~1.78;40~79天:RR为1.37,95%CI为1.19~1.95;80~180天:RR为1.27,95%CI为1.14~1.41)。这种死亡风险的增高在确定的罹患痴呆或无痴呆症或居住在疗养院的所有亚组人群中普遍持续存在。

研究发现,最大的风险增加发生于治疗开始后不久与接受较高剂量的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相对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致死风险增高在确定的倾向评分调整与变量仪器评估的分析中持续存在。

上述研究结果一旦被证实,表明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至少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一样可增高老年患者的死亡风险,且不应以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替代为应答FDA的警告而停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所致死亡率可能低估、基于非实验性数据的研究及缺乏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可在短期内增加死亡风险的潜在机制的相关信息与死亡原因的相关数据。

研究人员认为,该结果除了可引起人们对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新的担心之外,研究数据并未提供有关应采用哪种药理学或非药理学干预以治疗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许多病症和症状的指导准则;通常老年人治疗的益处与风险仅仅是对来自于较年轻群体研究结果的外推而已。

猜你喜欢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多少?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多少?这问题对于不懂中医中药的朋友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苦参子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因此,它的功效与作用在中药古典里面早有记载,它可以起到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等作用,能治疗很多种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苦参的功

  • 委陵菜是什么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提到委陵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日常生活中,委陵菜的身影经常出现,它通常生长在山坡、田野间、路边等地方,俗称为“翻白菜”或者是“根头菜”,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今天我们来介绍委陵菜是什么,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别?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把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混淆,甚至在临床上,也会出现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饮片混淆的的现象,那么,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方便大家辨别苦地丁和紫花地丁,下面我们来看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

  • 紫花地丁的护肤作用是真的吗?

    最近有听说过一种名字很好听而且还有护肤作用的花,就是紫花地丁,可是到底紫花地丁的护肤作用是真的吗,紫花地丁并没有护肤作用,那么它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

  • 长期服用地丁草的副作用

    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与黄花地丁、蒲公英经常同用,紫花地丁的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疗肿、且解蛇毒,那么长期服用地丁草有哪些副作用呢?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疗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目赤肿痛。主要用于咽痛,黄疸,痢疾等症。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