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看病常犯的常识性错误

看病常犯的常识性错误

在医疗卫生改革中,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少花钱,治好病”。要想少花钱,就要会看病,不会看病,对国家来说是卫生资源的浪费,对病人来说,既搭了钱又耽误功夫,重者还可能贻误病情。以下是几种看病的误区,不求看过病的人对号入座,但求为没看过病又需看病的人提醒。

急诊病人看“慢诊”

一个40多岁的男士因胃痛、呕吐,便挂了消化内科的号等待看病,在做化验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待急诊科医生、护士赶到现场,方知他患的是极易与胃病相混淆的“下壁心肌梗死”。因耽误时间太久,位患者最终未抢救过来。

假如突然呕吐、头痛、抽搐、腹泻、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或原有的慢性病突然加重,看病时一定要先到急诊。原因有二:一是急诊诊断迅速。急诊属于全科医学,医生具有很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和迅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在救治病人过程中,很少因判断有误顾此失彼而贻误抢救时机。二是急诊抢救迅速。急诊在医院被称为“生命的绿色通道”,这里除了有训练有素的医生、护士外,还配备了相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可以确保急诊急救的各个环节准确、快捷、顺利。

儿童有病不到儿科

儿童绝不是成人的缩影,成人疾病专科不能包治儿童同类疾病。我国早就规定,15周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均应到儿科就诊。国际上已有专家提出应将儿科就诊年龄提高到18周岁。限制就诊年龄,是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机体各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功能也不健全,也就是说,儿科疾病无论病理、诊断、治疗都有其特殊性。在用药方面,不管是药物的种类、剂量,都有许多与成人不同之处,例如,内含可待因、阿片的强力止咳药,小儿应用会抑制呼吸;儿童使用强地松等药物,必须精确地按体重计算确定用量等。在疾病治疗方面,尽管儿童许多疾病的名称与成人相同,但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例如儿科治疗肥胖有独特的既不影响儿童发育又能减重的方法,不主张像成人那样强行抑制饮食的摄入。儿童糖尿病、高血压、肾病也都有与成人不同的疾病特征。

千里寻医却不带病历资料

优秀的医生可以从以往的检查资料中迅速发现诊断疾病的线索,初步判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帮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确诊疾病。而在一些大医院门诊,常常可以遇到外地患者看病时忘记带上在当地医院做的化验检查资料,必须重新做检查,这样既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不利于医生对疾病的连续观察与分析。所以,保存并携带以往的病历资料到上级医院看病,也是“少花钱,治好病”的窍门之一。

隐瞒病史影响诊断

一位未婚女士,因突然腹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怀疑是宫外孕,可当询问患者性接触史时,患者却矢口否认。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血压迅速下降,面色苍白。经腹腔穿刺发现,其腹腔内有大量不凝的鲜血,如不及时手术,很快会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后来的剖腹探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患者险些因隐瞒病史而丧命。专家告诫:有时病史的采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史不详会给医生诊断疾病造成困难;患者本人也会因隐瞒病情造成不良后果,轻者贻误治疗,增加身体的痛苦,重者可能搭上性命。

(兆正)

猜你喜欢

  • 春季脾胃病高发期,临床常见三种反流病

    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再说一说反酸烧心这类疾病吧,希望大家可以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在临床中啊,这样的一个患者现在特别的多见,那么同时现在呢,这个春天,这个天气啊,也是胃病,脾胃病高发的一个季节,那么反酸的症状也越来越多,那

  • 脂肪肝千万不要忽视

    今天跟大家再聊聊脂肪肝吧。脂肪肝现在我们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有些人患者也比较担心脂肪肝是不是会演变为肝癌,那么昨天还见到一个患者,年龄不大, 30多岁,我们身体稍微胖一些,然后得的脂肪肝,验的肝功能呢,我们一般比较常见的就是转肽酶升高,

  • 为什么有的人到夏季也会出现怕冷的症状?

    大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我们冬天怕冷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夏天也怕冷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今天呢,就看了一个患者,就是特别怕冷怕风,然后夏天也要穿上棉服,那么现在又要到夏天了,其实有些人呢

  • 患者胃痛症状日久有下坠感,伴有肠鸣腹泻,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一虚就吃六味地黄丸?分清是哪种虚很重要!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