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产后失眠

产后失眠

【概述】

以产后失眠为主症的病证,称为“产后失眠”。

【病因病理】

本病多因产后失血过多,或产时不顺,情志抑郁所致。

1.血虚 产后失血过多,心失血养以致失眠。

2.肝郁 产事不顺,情志抑郁,抑怒伤肝,心肝失调而致失眠。

【诊断要点】

根据产后以失眠为主症而无神志异常者,可诊断为“产后失眠”。

【辩证分型】

1.血虚 产后失眠,头晕目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恶露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舌淡,脉细弱。

2.肝郁 产后抑郁不悦,失眠烦躁,暧气善太息,胸助问胀,恶露不畅。苔薄,脉弦。

【分型治疗】

1.血虚治法: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12克 黄芪15克 当归9克 川芎9克远志9克 柏于仁9克 夜交藤15克 炒枣仁10克 旱莲草10克加减:心悸者,加磁石30克(先煎)、五味子6克;口干舌红者,加麦冬10克、石斛9克。

2.肝郁治法:疏肝安神。

方药:夜交藤汤合逍遥散加减。

柴胡10克 炒白芍10克 当归12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3克 炒枣仁10克 广郁金10克合欢皮10克 夜交藤15克 五味子6克加减:肝郁化火者,加丹皮9克、山栀12克;咽燥口干,舌干少津者,加石斛12克、麦冬10克、北沙参12克;恶露不畅者,加生蒲黄9克、益母草15克。

【中成药】

1.天工补心丹 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

2.殊砂安神丸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

3.五味子糖浆 每日2次,每次20毫升,睡前半小时服20毫升。

4.珍合灵片 每日2次,每次3~4片,吞服。

【简便方】

1.合欢皮10克、夜交藤30克、大枣10枚,煎汤饮服。

2.酸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6克,煎汤饮服。

【其它疗法】

1.体针 分别取神门、风池、内关等穴;心俞、脾俞、肝俞穴等穴,都采用补法。

2.耳针 取神门、皮质下、交感区。用王不留行籽贴穴按摩。

【注意事项】

1.本病多因血虚及肝郁所致。要预防本病的发生。在妊娠后期及产后要避免精神紧张,心情要愉悦,情绪要稳定。

2.提高接产技术,防止分娩时失血过多。

猜你喜欢

  • 前列腺钙化严重不严重,需不需要治疗?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

  • 便秘吃什么好通便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鼻炎的症状,怎么治疗有效?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去湿气的小妙招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祛湿的食物有哪些?祛湿的中药材有哪些?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