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蔺道人当属子虚乌有先生

蔺道人当属子虚乌有先生

摘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所附的无名氏序言,首次提到了“蔺道者”这个人物。当代医史界写成“蔺道人”,并对无名氏序言中所说的蔺道人是该书的作者,是唐会昌间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文从医序的写作体例和此书内容两方面,认为“蔺道人”极可能是北宋中期文人笔下假托的人物,进而推想,写序言的无名氏则很可能是该书的真实作者。

蔺道人,作为一个医史人物,首见并且仅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下简称《仙方》)所附的无名氏序言,该序言确指“蔺道人”是《仙方》的作者,还介绍了其人一些与医学、医事无关的行迹。当代《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以该序言为依据,作了这样的介绍:

“蔺道人,唐代骨伤科医家,僧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撰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书。……唐会昌间(841~846年)当局推行废止寺院以促使僧道人员还俗从事生产的政策。蔺道人流落厌世,以术传密友。”

其后,有作者在一篇题为《蔺道人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专文里,则较多地援引了该序言的语句,对蔺道人作了更为详细的说解:

“蔺道人(约700~846年间)编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真实姓名不得知,唐会昌间(841-846)当局推行废止寺院以促使僧道人员还俗从事生产的政策,已是晚年的蔺道人隐居于江西宜春钟村(今江西宜春县),村民彭叟与蔺道人为友,后彭叟之子‘折颈挫肱’,找他治疗,人们始知‘道人能医,求者益众’。蔺道人后来‘取方授彭’,自己隐居不出,当江西观察使派人向彭叟索书时,彭亦避之。后人仅得蔺道人编撰的书之最后一卷,即《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华医史杂志》1992年第2期)

上列两段话,表明了研究者对“唐会昌间”确有“蔺道人”其人存在,是深信不疑的。然而笔者谬以为,蔺道人当是个子虚乌有先生。

首先,可以断言,无名氏序言不足为凭,该序言开头第一句:“此方乃唐会昌间有一头陀……”便已清清楚楚地显示出,写序人不是唐代人。因为,从医序的写作惯例讲,写序人在提到自己所处的朝代时,谁都不会漫不经心地直接标出本朝的朝代名,而是必定郑重地以不同形式委婉示敬,历代至清,莫不如此。诸如“上自炎皇,迄于盛唐”(唐·王焘《外台秘要》自序);“医家之本根,肇于黄帝岐伯,而大备于我宋”(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许洪序);“伏睹国朝,奄有四海”(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自序);“至我圣朝,多士多能”(明·高武《痘疹正宗》自序);“本朝康熙年间有新安罗东美先生”(清·罗东美《古今名医汇粹》徐文明序)等等,皆是明证。反之,倒是异代人笔下的序文,才毫无顾忌地直写所序之书的成书朝代,其语式,大致跟“唐会昌间”相同,如“《诸病源候论》者,隋大业中大医巢元方奉诏所作也”(宋人宋绶序)、“是书者,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丙午守真所撰之书也”(金·刘守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明人朱权序)等等。对比上列两类写法,即可判定为《仙方》写序言的无名氏,绝对不可能生存于唐代。

既然如此,那么,从唐王朝灭亡的907年推算起,该书序言的写成,距“唐会昌间”最少该是60年,最多可达数百年。在这种情况下,序言越是写得逼真,恰恰越是失真,这是无须多议的。严格说来,序言里“问其姓名,曰‘蔺道者’,问其氏,曰‘长安人’”之语,对写序人来说,连道听途说都是办不到的,只能是向壁虚构。

序言之外,再看正文。对这不足万字的全书正文稍加归纳,即可觉察出存在着三方面根本不可能同时在“唐会昌间”超前出现的事实:

1.方剂方面,《仙方》设专条推荐的四物汤,还有五积散以及由半夏、人参、肉桂、甘草四药组成的七气汤(又名四七汤)等,学界早已认定此三方俱出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药物方面,《仙方》所频繁使用的骨碎补(共13见)、木鳖子(6见)、自然铜(5见)、五灵脂(3见)、红花(2见)、无名异(2见)等,学界早已认定俱出于宋初的《开宝本草》,此外出于宋代其他本草的药物,如降香(4见,《证类》)、青皮(2见,《图经》)、硼砂(1见,《日华子》)等等,也在《仙方》中使用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共5次出现的苍术其药,今版《外台秘要》所附的日本人山胁尚德按语说:“‘苍术’盖宋以后之称”,而当代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则更为确切地指出:“至《证类本草》始有苍术之名。”显然,这些药物的使用,都不支持《仙方》成书于唐代。

3.药名方面,《仙方》中频繁地使用了冠以“川”字的药名,诸如川乌18见、川芎15见、川当归6见、川牛膝3见、还有川椒、川续断、川芒硝、川独活、川羌活、川牵牛各1见。而作为对照,在唐代前期成书的《千金》、《千金翼》、《外台》三书中,仅是《外台》第4卷存在着1次“川芎”,此外再无一个“川”字;就连这唯一一见的“川芎”,日本人山胁尚德也已跟“苍术”同时指出了“可疑”。至于中晚唐的医书,笔者因居偏处远,无条件见到,但在《经效产宝》序言(收入《中国医籍考》)里也发现了有力的证据。《经效产宝》(成书于“唐会昌”之后的公元852年,序言则是丁巳897年写的)内有“芎穷当归,善疗腹痛”一句,这里所用的药名是“芎穷”而非“川芎”,无可辩驳地显示出,直到唐王朝灭亡前的10年,“川”字尚未进入药名。

上列三方面事实推定,《仙方》不可能成书于“唐会昌间”。因此,被序言说成是该书作者的“蔺道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真实性。种种迹象表明,“蔺道人”实际是北宋中期文人笔下所假托的人物,既跟“唐会昌间”无关,更非《仙方》的作者。至于《仙方》的真实作者,笔者推想,可能就是写序言的那位无名氏。

济宁市中医院(山东,272137)杜纪鸣

猜你喜欢

  •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至明代传入中国,记载在李时珍《本草纲目》被列为药用,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那藏红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对于月经量少、月经延后、经期腰酸腹痛、血块多、面色暗淡、脸上斑点比较多的女性尤为合适。那它到底怎么用呢?取四到六根泡水当茶叶,可以反复冲

  • 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哪类疾病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血糖高中医怎么调理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

  • 知柏地黄丸适合什么样的人吃

    知百地黄丸呢,出自于清代的《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之上加了知母和黄柏,经常呢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的遗精,早泄,不育症等,这些疾病会表现为潮热,颧红,口干,烦躁以及失眠盗汗等阴虚火旺的人群。

  • 黄芪提高免疫力吗

    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这样的研究,所以很多人用它来泡水代茶,去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感冒,哮喘以及慢性胃炎等等。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呢,把握好它的适应症很关键,凡是由于脾肺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