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指针]阿是疗法

[指针]阿是疗法

阿是疗法,是以选取“阿是穴”为治疗病症的一种简便易学、方便实用的点穴疗法。

阿是疗法的适应范围:适应病症范围广泛,凡人上下各部位所发生的多种因素所致的各种疼酸麻胀症状,都可以运用此法进行治疗。

阿是疗法的选穴原则:以疼为俞,进行局部治疗。(例如:右膝疼痛,则以所疼范围之中心为俞穴取用;又如偏头疼,则以患者所疼范围为中心为俞穴,进行点穴治疗。)所以说,“阿是穴”就是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不用分析辨认。

阿是疗法的治病原理:是通过手指对穴位的快速而有节奏的轻轻点动,使局部皮毛产生一种微红微热变化,以达到解除因局部肌肉痉挛而发生的疼痛;中医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阿是疗法则是依据这一理论,通过指法的弹动力量,消除局部痉挛造成的阻塞,达到通畅,通则不疼,消除阻塞自然就缓解了痉挛,使症状消失。

阿是疗法的应用:用于临床各科,配合各种大小病症的药物治疗,其消除各局部不适症状,方便及时,,当即见效,立竿见影,不论是止痛效果还是止疼速度,都比针药止痛快而稳,没有任何副作用。

阿是疗法的特殊作用:代替三棱针进行救治昏迷即时可用,应心得手,效果显著;选取某局部穴位局部点动,可将蛔虫致死排出;局部点动关节囊肿,可达当即或数小时消失的速效。

阿是疗法的方便实用:阿是疗法是以手指直接点触人体体表局部所生疼痛部位(阿是穴)为治疗手段的治病方法,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可以施点,方便得手,遇病则治,遇急则救,遇痛则止,病人坐立仰卧均可,不需脱衣,直接触击,则可达到理想的目的。所以,不论在任何场所,都可对症施治,而收到手到病除的效果。

阿是疗法人人可学,人人可用,直接对准疼痛区域(阿是穴)进行点治,既可运用于医院科室、病房、护理,又可在家庭人员中相互以此消除疾苦,也可自己运用此法对方便点动的部位所生之疼痛进行自我治疗。

阿是疗法的推出:将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发挥应有的作用。

阿是疗法的创作:是本所多年临床实践的结晶,智卓先生所研创,已经多年验证,效果很好。

猜你喜欢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清上镇下治耳鸣耳聋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