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十二指肠壅滞症

十二指肠壅滞症

十二指肠壅滞症是指因任何原因阻碍食糜顺利通过十二指肠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阻塞常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第二、三段或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阻塞部位以上肠段有扩张和食糜滞留,临床主要表现是肠梗阻,可见间歇性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闷胀、嗳气、疼痛、呕吐,呕出物中含有胆汁或宿食,常于进食后2-3小时或晚间发作。俯卧、胸膝位、右侧卧位或抬高床脚时,症状得以缓解。发作时上腹部可见蠕动波,偶可扪及扩张的十二指肠,于右侧腹直肌上部、肝与结肠之间可叩及鼓音。若呕吐频繁,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去平衡。

十二指肠壅滞症除少数为先天性畸形、肿瘤等原因引起外,大多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造成阻塞所致,如肠系膜过短牵拉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动脉分出部位过低,肠活动度过大,先天性内脏下垂,腹肌松弛不能支持肠系膜等。而多胎分娩、体力过劳、情绪波动则常为其诱发因素。

有上腹痛和上消化道梗阻症状,尤其是反复间歇发生者,可考虑为本病,但X线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X线检查显示典型的“刀切征”,即钡剂不能通过阻塞的十二指肠水平部,钡头平齐,其上之肠腔扩张,钡剂在局部潴留时间延长,甚至有胃潴留。若作膝-胸位后再检查,则可见潴留现象明显好转。

现代医学对本病发作时的处理,以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并作对症治疗,少食多餐,必要时可改变体位使症状缓解。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再考虑外科乎术。

中医学虽无本病的名称,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呕吐”、“反胃”、“胃痛”范畴。多由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或由劳倦过度,病后体虚,脾胃损伤,运纳和降失常所致。治宜疏肝和胃降逆,健脾益气助运。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68例,最长疗程为3个月,最短疗程为1个月。一般于服药20天左右即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后远期效果良好,未见复发。

猜你喜欢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补一身之气,因为我们补气的药除了黄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术也是补气的。那么至于说我们这个从中医的成方来讲,补气的那个成方是四君子,参苓术草,加起来就是补气的。只有一味黄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补气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体乏力啊这种表现

  • 当归的作用和功效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呢补血活血,所以日常补血养血,我们一般选用当归身或者全当归,所以说当归全身都是宝,但是当归补血我们一般要和补气的黄芪来搭配。因为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样补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当归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这味中药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清心火,所以我们经常多梦的人吃黄连可以清心火,黄连苦口利于病。第二个厚肠胃,所以我们经常说拉肚子时候吃黄连,对吧?还有我们有个药呢,叫交泰丸,就是一个黄连和一个肉桂,一个寒的,一个热的,一个往下走的,一个往

  • 生三七粉和熟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

  • 人参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人参有以下功效一:大补元气,像我们平时气虚同时感觉有点身体发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参煲汤喝就可以。二:复脉固脱,特别适用于气阴两虚的人。三:生津养血,人参既能够补气,同时呢还能够生津,像我们胃阴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参,同时人参能通过补气来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