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蒙医内科学的发展及基本病因剖析(2)

蒙医内科学的发展及基本病因剖析(2)

4、蒙医内科学中的基本病因剖析

4.1赫依病

赫依病相似于中医“气和风”,认为是推动人体生命的功能和力量渊源。包括神经衰弱、神志异常、健忘疲倦、无力、无规律性疼痛、头晕、耳鸣、麻木、抽搐、瘫痪等症状。蒙医认为当赫依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出现偏盛偏衰或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而失去相对平衡时则导致病变,称之为赫依病。赫依病的病因是由多方面形成的,如常用或过食荞面、浓茶等苦刺激性食物,长期缺乏营养,生话不规则,情绪不稳定等都会引起赫依病。如果得了赫依病,应注意不要过食辛、甘、酸性食物和油腻食物,要注意气候变化,如不加注意就会压抑赫依病,使之特性偏衰。

4.2希拉病

希拉病相似于中医的“火和热”,是推动脏腑及七种精华(食物、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子)进行机能活动的热能和物质基础。蒙医认为当希拉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出现偏盛偏衰或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失去相对平衡导致发生的病变,称之为希拉病。其病因,过食热、酸、成性及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强力负重,长时间在强光和高温的环境中劳做;情志不舒暴怒;气候反常,如在中午与夜半过热,严重干旱,冬季过暖;过分使用“四火”(即食物、起居、药物、外治均为热性者)和罹患热性病等均可使希拉特性亢盛。相反过食苦菜、凉水等甘辛、寒凉、钝性饮食;长期住在凉寒环境,长时间泡在冷水中,气候过于寒冷,以及过多的用寒性药物均能压抑体内之火与热,因而使希拉特性偏衰。

4.3巴达干病

巴达干病相似于中医的“土水和湿”,是人体消化食物、调节体液机能和内分泌物质的能源。

蒙医认为,当巴达干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出现偏盛偏衰或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失去相对平衡而导致的病变,称之为巴达干病。其病因,过多进食腐败变质或不易消化的肉、脂肪、牛羊奶、白糖等苦、辛、甜味,油赋及沉重寒性食物,受凉,长期不进行活动,居处潮湿,坐卧湿地及食物未经消化又大量进食,气候反常,午前黄昏时分及春季由寒转暖季节,治疗过程中过度使用“四水”(指食物、起居、药物、外治均为凉性)等均使巴达干特性亢盛,相反地食用蜂蜜、鱼肉、酒等辛、成、酸性及甜、轻、湿、热性等食物,长期居住湿热环境,饥饱起居长期不规律,思虑过度,言语过多,过分使用热、涩性药物等均使巴达干特性衰弱。

上述蒙医赫依、希拉、巴达干三者均是辨证统一规律性理论,在蒙医诊治上均采用其理论指导临床诊治。

4.4血症

蒙医认为血液为构成人体的七要素之一,七要素即人体的七大物质,包括谷物精微、血、肉、脂肪、骨、髓及精,如出现偏盛、偏衰和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而导致的病变称之为血症,其病因,由于血液为人体的七要素之一,除受三弊之侵害而引起病变外,在一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亦可出现偏盛、偏衰或功能紊乱而导致病变的发生。病变之血液亦可在机体内形成内毒或脾脏病、瘤、血希拉病、黄疸病等发病基因,因此,血症为“六基症”之一。

4.5黄水病

蒙医认为黄水是机体的组成物质之一,其形成过程是由饮食经胃消化吸收其精华而生为血,血之糟粕归于胆腑成为胆汁,胆汁的精华则又生为黄水。蒙医认为,黄水存在于人体各部,尤其在肌肤及关节较多,如黄水出现偏盛偏衰和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而导致的病变称为黄水病。黄水病有寒热之分,但黄水病本性既不属热,也不属寒,而是寒热两性并存。其病因,根据黄水的本性与功能,可包括于正精范围,因而它与血相似,受三弊之侵害而发病,并在一些不良因素之影响下,可出现偏盛偏衰和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而导致病变的发生。但病变之黄水又能以合并、聚积等类进而引起各种疾病,如白瘕风、牛皮癣、各种疹和浮肿等,所以说黄水病也为“六基症”之一。

猜你喜欢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上热下寒还是寒热错杂?中医帮你辨证调理!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这四大症型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