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入秋需要预防的3种主要疾病

入秋需要预防的3种主要疾病

呼吸道感染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在样的环境下,呼吸道粘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致使粘膜上皮纤毛运动紊乱,功能失调,防御能力下降,抵抗力减退,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因此,在秋季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加强锻炼,增加抵抗力,这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因天气转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因此,在秋天,心血管病人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胃肠道疾病

秋天患胃肠道疾病的人数往往会多于夏季,这是为什么呢?

其原因有三:一是苍蝇在秋季的活力并不比夏季弱,凡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品,人就容易因胃肠道感染而腹泻;二是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加之瓜果大量上市,有的人就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三是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防病重在提高免疫力

如何增强免疫力?这也许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健康话题。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呢?人们在这方面应树立什么样的科学意识呢?笔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北京医院肿瘤内科的专家。

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认为,积极主动的锻炼、均衡的营养、平和乐观的心境对人的免疫力至关重要。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适度锻炼可以使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消灭病毒和癌细胞,并促使身体释放使人兴奋的应力激素,从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同时,运动时,出汗和血液循环加快可帮助身体将毒素尤其是皮肤上的毒素排出。

均衡的营养不仅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而且对预防疾病、增强抵抗力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适量的蛋白质、维他命E、维他命C、胡萝卜素、维他命B、锌、硒、钙、镁等物质可增加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而这些物质的缺乏,会导致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卫生部门在对近3万名年逾40岁的被实验者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人每天服用15毫克的胡萝卜素、30毫克的维他命E和50微克的硒,其死亡率明显下降。5年以上所有死因的死亡率下降了9%,最为突出的是癌症的死亡率下降了13%。

因此,人们的日常饮食应包括蛋白质(豆蛋白、鸡、鱼、蛋和瘦肉等)、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和其他高纤维制品)、绿叶蔬菜和含果胶较高的水果(菠菜、白菜、甘蓝、芥蓝、芹菜、苹果、梨子、橘子、香蕉等)和必要的脂肪(亚麻籽油、鱼油、豆油、红花油、核桃、芝麻、南瓜籽等)。

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托马斯教授对1337位学生进行了长达18年的观察,发现如果人长期处于孤独、矛盾、失望、压抑状态,就会影响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减弱人体的抵抗力。而乐观、愉快及自信对预防疾病和抗老化有促进作用。

专家强调,确保日常生活方式的健康与科学,是人们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最佳方式,而靠服用保健品来代替运动和科学防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有关专家提出了以下有助于增强人体健康的建议:

多喝水虽然不能使人防病,却有助于人体早日康复。

多吃含丰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黄瓜、芹菜、西红柿、白菜、橘子、西瓜、苹果、梨、香蕉等。

合理的休息,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被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可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性病毒消灭。

猜你喜欢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活血化瘀治泄泻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施仁潮运用丹溪痛风方经验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

  • 同病异治愈咳嗽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案1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

  • 麻黄何以破癥坚积聚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