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防治八月常见病

防治八月常见病

7~8月是全年气温最高,气候最为炎热的时期,因此暑邪最易侵犯人体,而暑季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导致“暑多挟湿”。这一气候特点使得中暑、感冒、腹泻、癣病较为多发。此外,火热是暑的基础,火(热)之邪也会导致胸痹心痛、疮疡、中风等疾病;湿热结合易发癣病。当家人出现了以上的急症,如何急救呢?下面就请专家们为我们支支招。

胸痹心痛医学指导: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清海

症状: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闷痛为主,可放射至肩背部,常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肢体冰凉等症状。

现场治疗:立即服用急救药物,取半卧位休息,有条件可吸氧。不能缓解者立即呼救,不能随意搬动。

预防:1、做好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才去喝水。2、保持心绪平静。天热心情易烦躁也可诱发本病,应保持良好心态。3、保证充足睡眠。休息不好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发病,患有高血压者尤其应注意。4、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5、清淡饮食。多吃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增加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食物。6、中药方面可选用木棉花、鸡蛋花、车前草、淡竹叶、玉米须煲汤。

暑湿感冒医学指导: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科吕雄

症状:发热,头昏,身重疲倦,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色黄偏红,汗出而热不退,舌苔黄腻,鼻塞流浊涕等。

家庭治疗:可服用一些解暑化湿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或水等,如不能缓解,应到医院求诊。

预防:1、开空调时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2、饮食宜清淡。冬瓜、西瓜皮等可多食,汤中可适当放入紫苏叶等芳香化湿之物。3、汤料:可选用香薷、鲜荷叶、鲜芦根、扁豆、马蹄、茯苓、薏米等煲汤或水。

猜你喜欢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经方治虚寒便秘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