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哮喘 寒热缓急宜辨清 祛邪扶正有侧重--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哮喘 寒热缓急宜辨清 祛邪扶正有侧重--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强,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若哮喘重度发作经治疗而持续24小时不能缓解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属危重急症。本病与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流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被认为与本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本病中医称之为哮病。

辨治方药

《实用中医内科学》称: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痰浊内伏,是哮病的宿根,常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中医辨治支气管哮喘,多采用“发则祛邪为急,缓则扶正为主”的原则。发作期主要分冷哮、热哮辨治,缓解期多从补肾、健脾、益肺着手防治。

冷哮:哮喘突然发作,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咽喉不利,脊背发凉,咳吐痰涎清稀,面色苍白或青灰,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滑,脉浮紧或弦滑。

治宜散寒解表,温肺化饮,予小青龙汤:麻黄6克~10克,桂枝、白芍、半夏各10克,细辛、干姜、五味子、炙甘草各6克。方中麻黄、桂枝散寒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祛痰降逆;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缓急,二药性味酸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方中诸药辛散温燥之弊;甘草和中以调和诸药。

临床辨证加减:胸闷加炒白芥子6克,炒莱菔子10克;喉中哮鸣声著,咯痰不爽者,去桂枝、白芍,加射干、紫苑各10克;口干或内有郁热者加石膏30克,呼吸道感染明显者,再加蒲公英、鱼腥草各30克;咳喘阵发而剧者,可选加白僵蚕、地龙、全蝎;血压偏高者,麻黄、桂枝均减为6克以内,并加桑白皮15克、石膏30克。

热哮: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咳呛阵作,痰黄黏稠,烦热面赤,或微恶风寒而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予定喘汤:麻黄6克~10克,白果10克,杏仁、黄芩、半夏、苏子各10克,桑白皮、款冬花各15克,甘草6克。方中麻黄宣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黄芩、桑白皮清热泻肺;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甘草生用,调和诸药。

临床加减:咯痰不爽者,选加川贝、全瓜蒌、海浮石(先下)等;气阴亏虚者,加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秋燥季节发病,咽干口燥者,半夏宜去或减量,加沙参、麦冬、枇杷叶;其余可参考前方辨证加减法。

哮喘缓解期:哮病之“宿根”虽为痰浊内伏,而痰浊形成之本源,还主要因先天禀赋因素或后天失养,肾气虚损、脾虚失运、肺失治节,致水饮不化,停蓄久伏而酿为痰浊饮邪。因此,哮喘缓解期,可辨证选取补肾、健脾、益肺等法防治。补肾纳气多选用金匮肾气丸、都气丸等,健脾化痰可用六君子汤合生脉散加减,益肺固卫宜取玉屏风散加味。先天不足或久病虚损者可选加紫河车、蛤蚧、鹿茸等;久病血瘀者可酌加桃仁、当归、赤芍、地龙、全蝎等品活血通路。此类方药可制成丸、散、膏方,在缓解期长期服用,亦可选在夏季服用而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验 案

石某,女,66岁。患哮喘已10余年,以冬春季发作较频而重,近因感冒后剧发。刻诊:咳喘气促,喉间哮鸣,咳呛阵作,痰黄黏稠,恶寒口渴,手指清凉,体瘦纳差,舌质红,苔薄而干,脉细数。辨属肺热哮喘,予定喘汤加减:麻黄、法夏、川贝、甘草各6克,白果、杏仁、苏子各10克,桑白皮、黄芩、款冬花、麦冬、地龙各15克,蒲公英30克。服5剂后,咳喘即平。续予四君子汤合麦门冬汤加减调治近2月,食欲转佳,体重增加,精神健旺,自此以后,患者及家属患病即来我处治疗,随访至今,其哮喘病发作明显减少减轻。

李某,男,49岁。患哮喘30年,就诊前5年来发作更为频繁,受凉或稍事劳累即发,尤以秋冬换季时为剧,发病则需服用氨茶碱和激素等药,平时几乎一直处于喘促胸闷、呼长吸短、畏寒怕风的状态,严重影响正常工作,食纳、二便均可,夜尿稍多,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患者怕久服激素带来后患,要求配制中药丸剂防治。辨证属肾气亏损、肺虚不固,予以金匮肾气丸合玉屏风散加紫河车、红参、地龙、椒目,共研细末为水丸,烘干后分储备用,每次服9克,温开水送服,早晚各服1次。患者自行坚持长期间断性久服(即每个疗程连续服用1个月左右,酌情停药1周至1月后再服),3个月以后,哮喘发作减轻,并已完全停服上述西药;患者已连续服用至今达6年,身体抵抗力及体力明显增强,已很少感冒,平时喘促胸闷及哮喘发作均显著减少减轻,并能一直坚持正常工作。

预防与调护

1.自我观察了解哮喘诱发的有关因素,采取及时恰当的措施和方法避免其诱因。

2.坚持规律的作息生活和适宜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自己和家人要学会掌握哮喘先兆表现和应急的处理方法。

4.禁烟和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5.可在医师指导下,选取中医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 从湿治过敏性鼻炎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