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炮轰中医把脉可判断胎儿性别

炮轰中医把脉可判断胎儿性别

被质疑关点

“中欧中医中药大会”开幕式中方代表:“中医不但能够通过脉搏诊断妇女是否怀孕,而且能判断性别”。

质疑专家

原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庞宣文:“脉象来确定男胎女胎缺乏科学性”。

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朱兵:“正规的中医院,医生很少通过把脉诊断妇女是否怀孕,通常还是要借用相关的医疗设备”。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王东坡博士:“如果仅凭传统的望闻问切,还是无法完全把握人体内的情况。把脉判断男女也是如此”。

6月27日,在罗马召开的“中欧中医中药大会”开幕式上,中方一位代表在会议致辞中称“中医不但能够通过脉搏诊断妇女是否怀孕,而且能判断男女”。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国内一片哗然。无论是学者还是公众,大家不禁好奇,此话依据何在?把脉就能判断胎儿的性别吗?

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把脉能判断胎儿性别”观点,众读者提出质疑

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家禁止医院通过B超等检查手段告知家长胎儿的性别。但是目前,依然有为数不少的父母希望通过各种方法能及早知道孩子的性别。尤其在农村,一些孕妇找中医把脉来决定要不要孩子,即使在城市,有些孕妇也四处寻找把脉精准的老中医。而中方代表在中欧中医中药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似乎向人们证实了这个获得胎儿性别的“好办法”的科学性。

不同人生理状况不同,脉象会存在左右手自然差别

原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庞宣文告诉记者:“以脉象判断胎儿男女,在中医学经典著作中确实有提到过。一般认为,左手滑脉强而实的是男胎,右手滑脉轻而虚的是女胎。”

但是,不同人生理状况不同,有人用右手劳动与写字,有人则以左手为主,脉象会存在左右手自然差别,所以脉象来确定男胎女胎缺乏科学性。庞宣文也表示,这种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不高。即使有个别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把脉比较准,那也只是个案,不具代表性,一般的中医医生都是不敢对此下定论的。

庞宣文介绍说,当西医、B超技术还没有引进中国之前,中医都是依靠把脉来判断妇女是否怀孕。据介绍,脉象是中医主要的诊断依据,按照中医学说,孕期作为特殊时期,脉象会变得与平时不同。通常,如果妇女没有其它的病状而被把出了“滑脉”,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喜脉”,这时就被认为是一种妊娠脉象。

庞宣文说,据医书上描述,滑脉“脉来流利,如盘走珠。”中医把脉时,通常将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放在病人左手的手腕上。如果怀孕了,三个指头都能清晰地把到跳动得很欢快的脉象,脉的跳动有如行云流水,就像是珠子在盘中滚动一样。

但是有时,因血滞行经不畅等情况也可以导致这一脉象。据透露,有些中医也心知肚明,仅靠脉象诊断是否怀孕其准确率很有限,因此在把脉的同时,他们还会通过察言观色、询问生理状况来作判断。如果被说中,这时往往将其归为把脉的功劳,即使没说中,大部分人也不会计较。

仅凭传统的望闻问切无法完全把握人体内的情况

而记者采访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朱兵时,他明确表示,自己并不相信把脉有那么神奇。朱兵提出疑问:“假如真的可以通过把脉就能准确判断胎儿是男是女,那么为什么现在法律只禁止医生用B超的方法来鉴别胎儿性别,而不禁止中医通过把脉的方法鉴别胎儿性别?”朱兵说:“目前,在正规的中医院,医生很少通过把脉诊断妇女是否怀孕,通常还是要借用相关的医疗设备”。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王东坡博士也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一些诊疗科技手段,也是中医诊断方法的一个延伸,是中医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比如现在的一些医学影像检查,包括X光、B超等,毕竟,如果仅凭传统的望闻问切,还是无法完全把握人体内的情况。把脉判断男女也是如此。

猜你喜欢

  • 龙胆泻肝丸能治疗这9种病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肝不好有这5种表现,一招教你养肝调肝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

  • 分享补阴又补阳的两味药

    我们今天分享两种啊。中药代茶饮,阴调理阴阳,延年益寿。我们黄帝内经里边说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呀。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不休息,还暴饮暴食,不积极运动,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身体阳气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了现代人的亚健

  • 教你一个健脾保命方补脾健胃

    我们中医讲啊,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身体所有的营养和能量都靠我们的脾胃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我们身体不至于虚弱,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死亡。医生仲景呢,他在东汉末年行医的时候啊,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表现,他肚子疼,他发冷,浑

  • 鼻塞不通气,憋的头昏脑胀,中医教你疏通鼻窍

    这位患者他同时患有这种过敏性鼻炎,还有鼻窦炎,这两种鼻腔的一个疾病,大家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所表现的就是鼻塞,这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我告诉大家,这种鼻塞影响生活,平时说话的声音他都改变了,睡眠的时候鼻子不通气儿,总得张嘴呼吸,你会发现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