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蒲公英的临床应用

蒲公英的临床应用

唐江山 梁飞 福建省罗源县中医院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素有“疮家之最”的美称。其既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淋利尿,又能清胃定痛、清肝利胆,凡痈疮肿毒、喉痹结核、热淋涩痛、胃热作痛、肝胆郁热等,用之皆效。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感染性疾病 蒲公英苦以泄降,甘以解毒,寒能清热兼散滞气,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常用于治疗内外热毒疮痈诸病证。若乳痈肿痛,因于肝气郁结、实热壅滞,或感染热毒而致乳房结硬胀痛,以蒲公英30克~60克、赤芍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为基本方,红肿焮痛伍以金银花,连翘、白芷;乳汁积蓄可用单味蒲公英治之,可服可敷,颇有应验。

急慢性肝炎 蒲公英得初春少阳之气,既清肝去火,又能散气滞,和胃气,条达肝郁。凡急、慢性肝炎属肝经郁热者,均可以蒲公英为主,辅以茵陈、土茯苓、赤芍、泽兰、柴胡、枳壳、白术、茯苓等以疏肝解毒、活血化瘀。

胆囊炎 初期多为肝胆疏泄失职,郁久化热而克犯脾土,导致湿热内阻,胆腑壅滞,通降失司。蒲公英善利胆之湿热,常伍以金银花、虎杖根、生栀子、大黄、郁金等为主方治疗胆囊炎,功效尚佳。

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蒲公英具有清胃定痛作用,善疗胃热脘痛,从药理讲,能使胃炎所致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改善,从而增加胃黏膜屏障作用。

急性结膜炎 由于肝火上炎引起目赤肿痛,畏光多泪。用蒲公英,伍以木贼草、菊花、黄芩、夏枯草有清肝明目之效。可结合用鲜品单味煎汤熏洗,取效更速。还可辨证用于甲亢突眼症。

尿路感染 对湿热所致的淋证,见小便灼热涩痛,与白茅根、萹蓄、车前草、滑石配用,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作用。

猜你喜欢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