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治疗流感的魅力

中医治疗流感的魅力

黄元金 广西药科学校

在中医史料中,最早记载治疗流感发热的论著有《伤寒论》一书。本书成于东汉末,是张仲景总结了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继承并发展《黄帝内经》的阴阳、经脉、气象、热病论等等医学思想,归纳编著而成。本书是中医四诊、八纲、方药学的先驱,历时几千年,对后代引证治疗流感发热,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

唐代天宝中期,唐玄宗平时较宠爱的嫔妃柳婕妤,有一次外出郊游,动身跋涉而出汗,导致外感发热,先服御医开的几剂辛凉药。药后三天,症状未减,反而加重。出现烦渴不解,谵语狂言,脉浮洪大等症状。太监急忙传召名医陈宏坐诊,陈宏看看病情,立即开白虎加桂枝汤。嫔妃服药后,不到一个时辰,身上微微汗出,次日症状大减。以桂枝温经发汗,疏松腠理,从而解表退烧。

直到明清时代,诸多医学家对历代流感的医史病案有新的见解,新的判断,新的研究,认为温热是产生于伤寒病学的基础上,是一种急性病,传染病。利用温病学处置各种流感,在临床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流传给后人。在明清史上,有过大大小小的流行性感冒的记载,通用《伤寒论》、《温病学》的知识来抗击各种大流感,大传染病,维护人类健康,社会稳定。没有大批量的死亡人数,没有治不好的病名记载,这就是中医中药的威力。尤其是1918年,全世界发生过一次大流感,有10亿人感染,在欧洲死亡人数超过4000万人。在中国也有几千万人感染致病,但没有成批的死亡病例记载。事实说明,中医药治疗大流感、流感发热症,是能够占世界医学领域的一席地位的。

1933年,在香港出现大流感,仅在半年内就波及全世界,死亡人数上千万人。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不少人感染本次流感病毒,致病过万人,但没有成批的死亡病例,反而在中医界呈现了许多治疗大流感的有效病案,延伸了《伤寒论》、《温病学》治疗大流感的魅力。1972年,上海地区流行亚洲甲型流感,疫情非常迅猛,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军民团结一致,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及时利用板蓝根、鱼腥草等等中草药煎熬成药液,发动全民饮用。对已发病患者,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快控制疫情的传播。2009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采用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率比西方国家高,死亡率比西方国家低。这一年,经笔者诊治甲型H1N1流感发热患者上百人。我们采用中药治疗,多以麻黄汤、白虎汤为代表方,其中药物还有加减。有表症者,首先发汗解表,清热解毒,一般用药后,均可退烧,逐渐康复。药方配伍不多,价格实惠,疗程短。

中医学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对防治六淫、疫疠、瘴气等等引起的大流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的玄妙,就是从无形论有形(气血),从表里论寒热,从寒热论虚实等等。归根结底,是用药物的性味功能来改善人体内环境,达到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维护人体健康,这就是扶正祛邪的原理。

猜你喜欢

  • 口干口苦是什么原因 怎么解决

    这个病例呢是一个女性患者,李女士,三十七岁,就是由于这孩子不太听话,然后教育孩子等等过于生气了,上肝火了。这个林女士生气之后,就发了一顿子火之后,这个肝火就一下上来了。上来什么表现呢?头胀痛啊,头胀头疼,尤其是太阳穴这两侧特别疼,然后呢目赤

  • 伤脾胃的行为有哪些

    第一,怕凉。过于辛凉的东西会损伤脾胃,一个是吃凉的东西,脾胃虚,还有一个风邪直中胃脘,这个风直接吹到胃里边儿啊,也怕这种凉,凉了之后这种胃受到刺激之后会觉得脾胃胀啊凉啊这种不舒不适的这个表现。第二,怕过激过饱。就是饿一下,然后呢又一下食物又

  • 伤肾的行为有哪些

    第一个久坐,久坐伤肾,就是天天坐在那儿,那么这个人最后的表现反映就是腰酸,腰疼,坐时间太长都把自己腰坐脱了,就是腰为肾之府,那么久坐一定会伤肾,所以说我们有一些工作,比如说就开车,那个司机本身就是长时间在那坐着,还有一些伏案工作的一些白领,

  • 肚子响放屁多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说一个症状,经常肚子响,而且有的时候就想完之后就想放屁,那么今天给大家讲这么一个案例。李女士37岁,她的表现什么呢?腹胀肚,然后肚子里面就总是有气儿,然后呢下午的时候腹胀特别重,腹胀重后就想排气了,就是有时候能排出来,或者

  • 肝郁气滞和肝火旺的区别

    那么肝郁气滞首先肝的这种疏泄不及肝郁气积在一起,所以气机不通畅,这种情况叫做肝郁。那么他的表现是什么呢?是各种胀和不通的表现,就是胸闷啊,包括腹胀啊,无论肝郁和肝火表现都有易怒的情况,情绪抑郁郁闷啊等等。但是肝郁的表现就是郁更多一些,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