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头部围针治中风失语症

头部围针治中风失语症

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种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的一组疾病,其中,大约1/3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言语障碍。失语症为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言语障碍,多是由于损伤了与言语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所致。其不仅影响了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同时影响了患者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能力。近年来随着中风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中风后失语的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使用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疗法治疗该病常取得良好疗效。

传统头针疗法治疗失语症,是以大脑皮质语言中枢解剖部位在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即语言区为针刺部位。传统的医学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功能是由语言中枢控制和管理的,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特别是近年来CT、MRI的广泛临床应用发现,语言中枢以外的皮质和皮质下深部结构的病变也可导致失语,说明语言中枢并非是唯一的语言管理中枢。因此,针对病灶的刺激比对相关功能区的刺激更为直接,更有针对性。本疗法采用病灶在头皮的垂直投射区(即最近距离投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疗法:以头颅CT(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或MRI(核磁共振)成像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

可能作用机理:通过针刺刺激病变区相应头皮,促进脑部病变区的血液循环和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加强病灶区脑组织的供血供氧,激活包括语言中枢在内的相关功能区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发挥脑功能的代偿作用,达到大脑的功能转移和功能再建,重建语言活动等的神经环路。

本疗法可以根据病灶的大小、数量、形状而选取相应的刺激部位,依病灶形状可进行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围针,比传统头针疗法采用单一线形针刺更为灵活,更加直接刺激病灶,更有针对性。

诊断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适应证

适应人群:1.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2.符合西医脑出血或脑梗死诊断;3.病情基本稳定,血压基本正常,脑出血者病情稳定2周以上;4.颅内压基本正常。

禁忌证

1.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未稳定者。

2.严重脑水肿、颅内高压者。

3.妊娠期妇女。

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及材料

针具:28号~30号1寸~1.5寸不锈钢毫针。

其他器材:75%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

2.详细操作步骤

以CT照片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用28号~30号1寸~1.5寸不锈钢毫针4~8针(针数视病灶大小而定)围针,采用平刺法,针尖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病灶在额叶,取额部头皮相应投射区;病灶在顶叶,取顶部头皮相应投射区;病灶在颞叶、基底节,取颞部头皮相应投射区。针刺得气后以180次~200次/分的频率捻转1分钟~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配穴取哑门、廉泉、通里穴,用平补平泻手法。

3.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天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暂停治疗3天~5天后可继续第2个疗程。通常可根据病情治疗2~3个疗程。

4.关键技术环节

本疗法关键技术环节在于正确定位CT照片所示病灶的头皮投射区,以及规范的针刺操作。

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年纪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针刺的手法不宜过强,针刺时应尽量选取卧位。

2.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3.头部因血管丰富,出针后易出血,甚则出现血肿,出针后应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处理: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取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并注意保暧。静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一般即可恢复。

2.血肿:是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猜你喜欢

  •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技术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肝为血室之说不妥——与范铁兵同志商榷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

  • 药对证,虽剧但服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丁萸散敷脐治婴幼儿泄泻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