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利巴韦林在丙肝治疗中的作用

利巴韦林在丙肝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现在已经公认PEG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慢性丙肝的金标准。在联合治疗方案中,利巴韦林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提高PEG-IFN的抗病毒效应(0.5-1.0log)。通过不同的机制,利巴韦林在多方面发挥作用,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可降低病毒的免疫逃逸和对抗抗病毒压力的能力,从而增强了PEG-IFN的临床疗效。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IFN单药治疗到IFN+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有了一个显着飞跃;从IFN+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到Peg-IFN+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患者的SVR又有了一个显著飞跃。因此多年的临床证据显示,利巴韦林在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案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协同效应。

在整个疗程中,我们必须确保对HCV感染患者足量使用利巴韦林。疗程早期,利巴韦林的起始剂量与病毒学应答呈显著正相关,更高的起始剂量能够提高基因1型患者的SVR,对于难治性患者(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85kg),利巴韦林的起始剂量更加不容忽视。在联合治疗方案中,临床研究表明,不宜过早、过快地减量或停用利巴韦林,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毒水平容易反弹、SVR明显降低。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同样表明,丙肝的联合治疗中,足量使用利巴韦林可以明显增强疗效,累积剂量越高,越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毒学复发率,提高SVR。

因此,我们在临床试验设计和临床诊疗实践中,有三个重视:必须重视利巴韦林的起始剂量设定,《中国丙肝防治指南》中推荐的是1000~1200mg/d;还要重视因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减量或者停药原则;重视对利巴韦林不良反应的药物干预。《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指出,利巴韦林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根据Hb的下降情况,当降至≤100g/L时应逐渐减量,减量幅度控制在150~300mg/次;Hb≤80g/L时应停药,停药后Hb会很快恢复正常。我们并不建议过快减量利巴韦林,因为这会明显增加停药后的复发率,降低SVR,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 风湿性关节炎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5)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仲景五泻心汤异同辨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亢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久咳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3)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滋肾解毒汤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