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小儿使用地西泮的三项注意

小儿使用地西泮的三项注意

在儿科临床上,地西泮(安定)作为止惊的首选药物,适用于任何惊厥发作的紧急处理。它具有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较小、见效快等优点。尽管如此,在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时还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给药途径不宜选肌注

药代动力学表明,地西泮肌注、静注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的时间分别为0.5~1.5小时和0.25小时,因此肌注在20分钟内起效,而静注仅需1~3分钟。开始静注后药物可迅速经血流进入中枢神经,随后转移至脂肪组织,因此作用快,有时在注射后数秒钟就能停止惊厥。故为尽快控制惊厥发作,避免脑细胞损伤,地西泮宜采用静脉注射法给药。另外,地西泮脂溶性较高,肌肉注射吸收慢而不规则,也不完全,血浓度不稳定,其峰值血药浓度比口服还低,故临床上一般不宜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给药。当静脉注射困难时可采用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临床研究已证实,用地西泮注射液经直肠灌注比肌肉注射吸收快、见效快,可在数分钟内达到控制惊厥所需的有效血药浓度,5~10分钟可望止惊。方法为:患儿取左侧卧位,肛管从肛门插入4~5cm,将地西泮注射液每次每千克体重0.5毫克(一般总量不超过5毫克)经肛管直接推入直肠,再用5毫升生理盐水冲管,随即拔出肛管并捏紧臀部片刻。必要时可于15~20分钟后重复1次,甚至两次。其优点为起效快、较安全。地西泮的作用维持时间短,在30~60分钟内,血浆浓度即降低50%,故如预料到患儿有可能再次发生惊厥时,应及时给予长效抗惊厥药。

要严格掌握剂量

地西泮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次每千克体重0.3~0.5毫克,1次总量不超过10毫克。10岁以内小儿1次用量也可按每岁1毫克计算,幼儿1次不得超过5毫克,婴儿不超过2毫克。剂量过大可能引起心血管抑制和呼吸骤停。如惊厥控制后再次发作,在第1次注射地西泮后20~30分钟可重复应用1次,在24小时内可重复应用2~4次。

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地西泮原药液可不经稀释,直接静脉推注,使用时可用1毫升的注射器缓慢静推,速度以不超过每分钟1~2毫克为宜。在注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儿的变化,若惊厥已停止或患儿已入睡,可停止推注,弃去剩余药液。如果因药量较小,不宜保证缓慢注射,也可将原药液用注射用水、0.9%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等溶液稀释后注射,稀释后可产生浑浊,但不影响疗效。静脉推注时要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尤其是对于曾用过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药物的患者,更要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

另外,地西泮水溶性较差,静脉注射时可能有沉淀,甚至发生静脉血栓或静脉炎,所以在注入药后最好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静脉。(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亚明)

(转载自《健康报》)

猜你喜欢

  • 湿气盛,大便溏稀总反复?两方合用,帮你祛根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胆囊结石,先疏肝后健脾,中医帮你轻松祛除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还在脾虚时就补脾吗,结果越补越上火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体虚则痛,阴虚阳虚,看看你是哪一种!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脾肾阳虚从哪调理最有效?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