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材质量不合格原因何在

中药材质量不合格原因何在

中药材可称为国宝。我国中药材市场却出现了质量连年下降局面。不仅影响了中药材制药的疗效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国药科大学中药标本馆馆长宋学华教授说,他在一次中药材市场中发现,市场中的同一味药材,有85%左右存在质量问题。比如,外观看上去原本是山药,到手里个软软呼呼,有股刺鼻气味几乎要把人熏走。如果样加工过的药材,重量、外观、储藏都理想。那药效呢?服了这样的药品后,非不可治病,还有副作用。

当前有不少老中医困惑:过去三五服中药下去疗效就会显现出来,现在有时用上十服八服疗效也不明显。他们感叹,部分中药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影响中医疗效和群众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几年,“马兜铃酸成分的龙胆泻肝丸引起严重肾病”的消息被披露后,在社会及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其实,龙胆泻肝制剂致病的“作祟者”是其处方所含的关木通。中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吴德康教授说,龙胆泻肝丸原是古方驱火良药,不知为什么在药典中,该丸配方中的“木通”却变成了“关木通”。前者无毒,后者含有的马兜铃酸却可能造成肾脏损害。尽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明确规定从2003年4月30日起不得生产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但市场上存在的很多假劣药材,又为种种可能埋下了隐患。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药材市场上药材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药材水分含量明显偏高、质地偏软。这种水分超标一般不是药材产地加工造成,而是经营者为赚取高额利润,在药材上浇水而致。这类中药材极易发霉变质。二是一些中药材用硫磺熏过。一些不法分子为增加份量对药材喷水或浸泡后,使用硫磺熏制可以使药材水分得以保持,而药材又不发霉。大量使用硫磺熏制会在药材上留下二氧化硫,进而对使用这些药材的人造成损害。三是用伪品代替真品,用木薯根冒充广西山药,用人参冒充西洋参等。中国药科大学中药标本馆馆长宋学华教授说,由于是将具有相同特征的植物都拿来用作古人所说的药材用,因而造成混乱。例如:“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原本只是其未开的花蕊,但现在,很小的花苞甚至枝条都掺进去了。一些药材如番红花、红花、天麻、人参、麦冬、鹿茸、麝香等都出现过假冒现象。有些植物形态相似或入药部分性状相似,由于采收人员对植物分类或性状鉴定知识不精通,造成误采、误收而产生混乱。例如:防风和胡萝卜同属伞形科植物,形态相似。又如:地骨皮与香加皮形状相似,常常会导致错收、错用。宋馆长指着刚刚鉴定过的某中药饮片公司出品的“五加皮”说,这就可以算作五加皮的伪品了。五加皮主要产在山西,具有驱除风湿、强健筋骨等药效。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用香加皮替代它。比如,在医院里医生给你开了五加皮,实际基本都是香加皮。两者在治疗方面疗效差别不大,都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但是无五加皮的滋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还因含强心甙而有毒,曾多次有人因服用香加皮制的“五加皮酒”中毒的报道,不可用香加皮当五加皮用。比较典型的采用替代药材的还有:以北豆根、木蓝豆根(河南、西北地区、安徽、山西等地)、苦豆根(西北地区)充山豆根;小浙贝、湖北贝母、伊贝母、平贝母、皖贝母(安徽产)、太白贝母(陕西产)、江西贝母(江西产)、东贝母等充川贝母;小平贝充松贝;槲寄生充桑寄生;山麦冬充麦冬;小通草充通草;水半夏充半夏;黑柴胡、丝石竹充柴胡;苦楝皮充秦皮;碎杏仁充郁李仁、广防已、汉中防已(陕西产)充防已;广西血竭充血竭。

我国是一个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据统计,总数约1.2万种,所用中草药5000余种,全国药材生产面积1000多万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200多种中药材有混乱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有大量劣品药材上市场,主要是种植方法不当,加工不规范,产生大量的劣品药材。另外药农违背自然规律生产药材,对中药疗效产生影响。据调查,有的药农还没到药材采集期就进行采收。比如,麻黄10月份生物碱含量高,应在此时采收,但药农9月就开始采收,导致药材太青,生物碱含量太低,形成劣品。甘草应在春季采收,而现在夏、秋季收,导致质量明显下降。金银花应是分期采集花蕾,但有人却不分期采,将花蕾和刚开放的花及开放多时已变黄色的花一起同时采收。药材的加工也缺少规范,比如黄芩这种药材对于温度和时间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它的有效药用成分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递减。再比如,常山的根可以入药,但质地很硬,不易软化,传统的加工方法是要用“润”,即在药材上撒水,但一次不能太多,需要反复多次,确保其药材有效成分不流失,质量才有保证。而现在很多加工方法过于简单,就是“泡”,一泡就是半个月,药效全流失了。宋学华指出,尽管伪劣药材药效差,甚至有害,但销路却并不存在问题。出什么样的价格就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货色,其实质就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农副产品的下脚料、药材的非药用部分,被一些药材采购人员以低价买走,最终又流通

猜你喜欢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