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提高板蓝根产量7措施

提高板蓝根产量7措施

尹平孙 江西省樟树市中药材协会

板蓝根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可以治疗感冒咳嗽、急性肝炎、咽喉肿痛等常见疾病。由于其用途广、用量大、销路畅,因此,近年有不少农户进行规模种植,但大部分药农因方法不当,种出的板蓝根亩产量偏低。根据生产经验,提高板蓝根产量必须采取以下7种措施:

选育良种,适时施肥。收挖时选择根直长大、健壮的植株作种苗,移栽于种子田,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移栽前施足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亩可施入2000公斤厩肥和50公斤磷肥。次年出苗后松土锄草,施一次人畜粪水,每亩1000公斤作追肥。开花时再追施一次适量的磷钾肥,以利种粒饱满。天旱时及时浇水。

合理密植,实行轮作。选择有一定坡度土层深厚的夹沙地种植。整地前应施入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再将地深耕25厘米以上,然后整平耙细,作1.5米宽的畦。种植时密度适当加大,以一畦种6行为宜,长出的叶片可全部覆盖地面,样,暴雨时可遮避雨水,也可将雨水蓄存于地下土壤之中,防旱保湿。板蓝根与绿豆、杂豆轮作倒茬,可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点蔸条播,施播种肥。播前将种子用30℃~40℃的温水浸种4~5小时,然后捞出晾干,以不粘手为度,即可下种。为方便管理,应采用条播法,条播又以点蔸法为好,不仅可节省种子,还可省去不少间苗的时间,方法是:按20厘米左右的行距在畦面上开3~4厘米浅沟,然后将种子按15厘米的株距进行点播,每蔸3~4粒种子。结合播种施入混有土的复合颗粒肥料,稍微镇压,使种子、土壤、肥料三者紧密结合,再盖一层细土。一般每亩用氮、磷、钾复合肥5公斤为宜,施播种肥可节省追肥50%,且胚根一长出形成真根后就有充足养料,可提早形成壮苗,奠定增产基础。

按时定苗,稀密均匀。播后一般7~10天就可出苗齐全。长出3~4片真叶后,若未降雨,干旱时浇一次淡尿水。幼苗长高到10厘米时应进行定苗,每蔸留健壮苗2~3株,若有缺苗,应就近移栽2~3株苗进行补苗,保持稀密均匀,每亩18000~20000株苗即可达到丰产苗数。

及时追肥,适量割叶。苗高10厘米时结合定苗除草,追施一次痰尿水肥,每亩1000公斤,坡度较大而无法灌溉的地可多追施两次淡尿水肥。为使行间通风透气,一般于播后3~4个月植株生长旺盛时割叶,平川地收割两次,山地可割一次,割后立即追肥一次,促进叶和根的生长。山地割叶一次根的产量比割两次的多20%~30%。

对症下药,防治病虫。板蓝根主要病害为霜霉病和白粉病,可综合防治,方法是:(1)播种前将种子用50%多菌灵浸种4~6小时进行消毒;(2)发病初期用1:500倍的代森锌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喷雾叶面,5天喷一次,连喷3次,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用500倍液乐果喷杀,3天喷一次,连喷3次,即可消灭。

及时采收,正确加工。播种后6~7个月,当地上茎叶枯萎时应及时采收。方法是:顺坡向一边挖开,尽量不要挖断根,将挖出的板蓝根成排摆放。对苗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可移栽作为来年收种之用。挖后待苗稍晾干,去掉枯黄叶,从芦头处切或剪开。根按大小两等,去净杂质泥土,晒至七八成干后扎成小捆,再晒至全干。贮藏期应经常检查,防止受潮、霉变、虫蛀,以便出售优质商品,提高经济效益。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日期:2007-05-31

猜你喜欢

  • 经方治虚寒便秘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阴囊潮湿治验一则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