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莲花池畔清风爽

莲花池畔清风爽

王光耀 王兴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作。

莲花自古以来就为我国人民所称颂。历代文人墨客爱莲、敬莲,称它为“君子花”,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的名字有很多,在《诗经》中叫做“荷华”,在《说文》中叫做“夫渠”,在《群芳谱》中叫做“水芙蓉”,《本草经》中叫它“水芝”,《古今注》中叫它“泽芝”,《三余贴》中叫它“玉环”,《三余赘笔》中叫它“净友”,《三柳轩杂识》中叫它“净客”,《西溪丛语》中叫它“溪客”,《类腋辑览》中又叫它“六月春”……

莲花的品种也有很多,仅《花镜》和《群芳谱》中记载的就有千叶莲、四面莲、并头莲、洒金莲、重台莲等二十几种。在苏州正仪镇附近有一个荷塘,里面长着元代人顾阿瑛手栽的千叶莲。据说,顾阿瑛在下种之时,使用石板压根,莲叶和花只能从石缝中生长出来。这样,莲藕就不会被人挖走。所以几百年来,这里的荷莲一直是花繁叶茂。传说古代还有一种四季莲,出在儋州(海南儋州市),四季开花不绝,冬天反而更加娇艳。汉代还有一种夜舒莲,一茎四花,叶子入夜舒开,白天反而卷合起来。莲花一般用池养或盆养,奇妙的是还有用碗养的。苏州的卢彬士就是现代培植碗莲的一位能手,他能在一只小小的碗中,培育出一朵朵鲜艳可爱的莲花来。

莲按用途分可划为三类:以食藕为主的叫藕莲,像美人红、大乌刺等,都是良种大藕。以食子为主的叫子莲,如大白莲、九眼藕等,莲子粒多而饱满。以赏花为主的叫花莲,如并蒂莲、重台莲等,花容都十分艳美。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肥厚横走,外皮黄白色,节部缢缩,节间膨大,内白色,中空而有多条纵行的管;叶片圆盾形,高出水面,直径30~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表面暗绿色,光滑,具白粉,被面淡绿色,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圆柱形,中空;花梗与叶柄等高或略高,花大单一,顶生,直径12~23厘米,粉红色或白色,芳香,萼片4~5枚,绿色,花瓣多数,长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由外向内逐渐变小,花托倒圆锥形,有小孔20~30个,每个小孔有一椭圆形子房;果期花托逐渐增大,内呈海绵状,俗称“莲蓬”。

莲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全株皆可利用,每一个部位皆有其特殊功能,然不外乎以降火气、清心、止血、去除体内多余湿气、散瘀为重要效能。莲叶性平味苦,含丰富的维生素C及荷叶碱。有清暑、醒脾、化瘀、止血、除湿气之用;莲子“交心肾,厚肠胃,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本草纲目》),含维生素C、蛋白质、铜、锰等矿物质及荷叶碱,极具营养价值;莲藕性甘寒,可凉血、去暑、散瘀气,对健脾、开胃也很有益处,并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蛋白质、胺基酸等养分;莲蓬又名莲房,可去除体内湿气、活血散瘀,亦可降火气,让气息回复顺畅、舒适;莲心可降热、消暑气,具有清心、安抚烦躁、祛火气的功效;莲梗可清热解暑、去除体内多余水分,并能顺畅体内气血循环。荷花具有活血止血、祛湿除风等功效,能治疗暑热烦躁、天疱湿疮、跌损呕血等病症。

猜你喜欢

  • 腰疼牵连屁股疼、腿麻,中医教你调理

    那么今天呢跟大家去介绍另外一种腰疼的特点。那么这种腰疼的特点,第一就是腰痛如折,什么意思啊?这个腰疼特别的剧烈,剧烈起来会产生一种不敢动,非常剧烈的一种疼痛。第二个特点,叫连及大腿,这个腰疼还有一个特点,它不但腰这块儿特别疼,而且整个这个臀

  • 肾虚引起的腰痛有3大表现,中医教你调理

    第一,就是像我说的病程较长,通常这类患者来就告诉你,老师啊,我这个腰疼啊好多年了,而且久治不愈,总是困扰着我。第二个特点,这类腰疼就是得劳则作。这种腰疼不是像我之前跟大家讲的,成天没完没了的疼。有的时候能缓解一点儿,有的时候加重一点,也就是

  • 胃胀反酸,肺、肝、胃同调治本

    第一,来找我的时候,就是告诉我这个返酸特别的严重,整个这种食道都是这种灼热不适的感觉。吃什么奥美拉唑,或者胶体果胶铋等等这一类的药物。好几天儿,然后又反复的发作,再有就是胃胀,这两个症状导致它进食非常的不愉快,什么都不敢吃,吃多一点胃就受不

  • 常做提肛运动有哪些好处?

    那么肛是指肛门,我们古代,称肛门为谷道,那么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日撮谷道100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这是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每天收缩、收紧这种肛门100遍,也就是这种提肛运动,治病消疾又延年,而且古人还说了,谷道宜常撮,就是指,我们每天生

  • 感冒好了咳嗽久治不愈,不要乱用止咳药

    患者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男孩儿,他来诊的时候就告诉我说咳嗽已经有半个月了,半个月之前,得了感冒,发了几天烧,自己吃点药之后缓解了,不发热了。然后,现在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咳嗽,咯黄痰,嗓子也不疼,肺子里面也没有说胸闷的感觉,鼻子也通气儿,鼻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