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煎药机煎药真的好吗

煎药机煎药真的好吗

人们称赞的好医、良医,全在于医生的医术医德,其处方用药的考量支撑着医生的名声,医药一体,医生离不开药,即使是巧妇也难做无米之炊。看了《中国中医药报》对“方灵药不灵”的原因剖析,我深有同感。受市场经济影响之盲目引种、扩种、南药北种、北药南种,中药材之道地性遭遇了严重的挑衅,道地药材不道地,中药质量受到社会上的质疑,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其他问题如药材的采集和保管是否尽责、药材炮制加工技术是否到位、制剂是否规范、煎煮是否得法、内服外用药方法是否有讲究等等,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药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临床知识了解得少,很难与临床密切相结合,对所作制剂的药理作用一知半解。这些也影响制剂质量的控制,同时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也就会有可能潜伏着不确定因素。我可以大胆地说中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今不如昔”。

中药汤剂是最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其针对性、实效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病证的预后。现在医院里和行业界大小中药店,基本上都在使用从韩国进口的所谓中药煎煮机。该机器可节约人力和时间,操作简单,无须专业知识,也不需要培训,外行人摸看约十来分钟,即可“照葫芦画瓢”。临时工轮换作业,表面看这比往昔用沙锅熬煮药方便多了,但是中药熬煮的传统特色被一概抹掉,我实在不敢恭维。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分,有有毒和无毒之别,煎煮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处置,有先煎后下之举,煎煮时间有长短之异等。但煎药机开机时要上五服药始动,多则可上十服药一次性投入,预设时间和汤量。出锅时每服药定计两包,每包约150ml,余量则当废水弃掉,病人服之普遍地感到寡淡无味。有部分患者称服不服这样熬煮的中药汤液,几乎与自已的病情好坏无关,因而出现了病人在医院住院,家属在家熬药两头跑的尴尬现象。

病人病未治好,怪罪医生技术不高,很少有责于“药”者。现在平价药铺大街小巷处处有,人们挎袋提篮“眉毛胡子”一把买,这其中也是良莠真假难辨。若遇到“问题药”、“问题汤”,医生也是有苦难言。在此,我深深地怀念那些老药师、老药工,他们曾一度活跃在行业界的大江南北,勤奋工作,积极传承中药传统技术,为了弘扬中药特色,保证中药质量的延续性和药效的稳定性,做出了很多贡献。迄今他们已八十来岁高龄,多已别离医院,寄望于年轻一代了。我们应牢记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线,但愿方灵药灵传承无休止。

猜你喜欢

  • 痛经药膳方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