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利福平相关肾衰竭诊断

利福平相关肾衰竭诊断

利福平(RFP)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较为少见。但其较特殊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科最近收治的3例RFP相关ARF及国内其他医疗机构报告的24例RFP相关ARF作一简要分析。

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人均有RFP服用史,并在发病前有RFP停药、不规则用药和(或)间歇用药史,停药间隔为4天~2年不等。再次服药后出现“流感”样症状(90%)、腹泻和(或)腹痛(46%)、四肢肌肉疼痛、气喘、胸闷和少尿等症状,上述症状出现的时间为服药后30分钟~3天。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下降(60%),血小板减少(50%),血肌酐升高(353.6μmol/L~1950μmol/L)。肾穿刺活检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多伴有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多数病人出现少尿(少尿期6~21天),3例为非少尿性ARF,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占66%,除1例伴有新月体肾炎的病人外,其余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

RFP所致ARF的确切机制尚未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RFP抗体产生有关。RFP作为半抗原,能结合蛋白质或附在细胞膜上,刺激机体产生抗体。RFP在体内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导致细胞损伤。据文献报告,利福平治疗过程中,机体可产生抗RFP抗体,但主要见于间歇性治疗或中断治疗后再用RFP的患者。连续给药患者RFP抗体阳性率仅为2%。提示间断性使用RFP或中断治疗后再次服用RFP是导致RFP相关ARF的重要原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诊断本病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间歇性服用RFP或中断治疗后再次服用RFP的患者,服药后2~3天内,出现“流感”样症状、腹痛、腹泻、四肢肌肉疼痛、气喘、胸闷、少尿等临床表现时,需高度重视RFP相关ARF的可能。实验室检查发现RFP抗体阳性、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如果同时出现贫血 贫血、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进一步支持本病的诊断。此外,在临床上也有中断服用RFP22年再次服用RFP出现RFP相关ARF的个案,应引起警惕。

RFP相关ARF的治疗主要根据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症状较轻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给于对症处理,肾功能常可恢复正常。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透析一方面可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减少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另一方面能清除RFP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由于透析治疗的广泛应用,本病的预后相对较好,急性肾小管坏死者,肾功能也多可恢复;合并新月体肾炎的患者,尽管透析能改善症状,但预后仍然较差。

猜你喜欢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攻补兼施治疗尿毒症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

  • 外寒内湿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2)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