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张琪:温清并用治尿路感染

张琪:温清并用治尿路感染

梁光宇 王立范 同济大学

尿路感染初期多表现为实证、热证,中医治疗多运用八正散等清热利湿药物,西医治疗多使用大量抗生素,往往在发病初期效果明显,但反复、大量使用,则容易复发,疗效不易巩固。因为从药性角度分析,清热通淋中药和抗生素,皆属苦寒之性,过用容易损伤人体阳气。所以慢性尿路感染者病机复杂,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既有下焦湿热,又有阳虚。一般医生往往拘于热象不敢用附子等温热药物。

《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指出阳气是人体的根本,也是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阳气亏虚,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则反复迁延难愈。

《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其病机为阳气不足,湿浊停聚,气血壅塞而成痈脓,病机既有阳虚,又兼热邪,因此不可单用苦寒药,应扶正与祛邪并举。方中附子扶助阳气,败酱草苦寒清热解毒、活血排脓,薏苡仁清热利湿,三药温清并用,治阳虚夹热而痈脓不除。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琪教授从该方组方思路受到启发,认为该方病机和慢性尿路感染病机基本一致,据其意将其移用于冶疗慢性尿路感染,收到很好的效果。

张琪曾治一女性,患慢性尿路感染,尿中大量脓细胞,各类抗生素及消炎药用之无效,经年累月尿路感染刺激症状不除,痛苦异常。症见腰痛畏寒,脉象沉缓,舌润口和。病机为阳气虚夹膀胱热毒所致,单纯清热解毒,不扶助阳气,正不胜邪,所以迁延不愈。故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化裁,方药:薏苡仁30g,附子15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15g,水煎服,连服6剂,尿路刺激症状大减,继服10剂,尿检正常,腰痛畏寒亦随之消除,从而痊愈。

此后张琪以此方治愈类似病人甚多,并将其进一步扩展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认为凡下元寒冷,腰酸痛,恶寒,全身倦怠,尿检见大量白细胞或伴脓球,脉沉细,舌润,辨证属阳虚兼热邪者,用附子配清热解毒药皆效。

猜你喜欢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