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粉防己和广防己不可混用

粉防己和广防己不可混用

许多地方传统用药习惯和各种中医药书籍中常把粉防己和广防己都归入防己。在现行的各种中药教材如《中药学》(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试用教材,1985年出版)、《中药鉴定学》(全国普通医药中等教材,杨汝峰主编,1999年出版)、《中药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凌一揆主编,1985年出版)、《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雷载权主编,2003年出版)中,都说防己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或(和)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Chou et S.M.Hwang)的根。笔者认为,这样的表述不清晰,致使很多从事药材商品流通的人员、医师和药师都认为粉防己和广防己都是防己。因而,药材公司卖给医院的、医师开出的处方或药师配方中的防己,往往都是两药互用或混合使用。其实,这两种药材虽然都有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但前者长于利水消肿,而后者则祛风湿、止痛较好。如果互用或混合使用,其临床疗效就会受到影响。况且,在1977年、1985年和200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均将防己和广防己分别收载。现将两种药材的区别简述如下。

防己,别名又叫汉防己、粉防己、石蟾蜍;广防己又名木防己。从植物学科分类来说,两个品种属于根本不同的科别。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化学成分截然不同,防己含粉防己碱(tetrandrine)和去甲防己碱(fangchinoline)等多种生物碱;广防己含多种木防己素(mufongchin)和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国药典中把这两种药分别表述,界定清楚。防己和广防己的外观很相似,乍看起来,难以分辨。但仔细看来仍有区别,虽然两者都有黄白相间的连续的放射状纹理,但粉防己的纹理比较稀疏,而且用手指捏摩断面,其粉性感更强;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广防己与对照品马兜铃酸在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条斑。在临床上,已肯定长期服用广防己会导致马兜铃酸所引起的间质性肾炎。所以,这两种药不可混淆销售、互用或混用,望药材供应商和有关医药人员明鉴。

猜你喜欢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