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孙思邈医德添寿

孙思邈医德添寿

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不但在养生理论上有自己的创见,他既主张静养,又倡导运动;既强调食补,也重视药治;而且在自己实践中,以修身、养性、淡食、运动养生,所以获得102岁的高寿。

l、修身:儒家强调养生以养德为第一要旨。孙思邈正是以德养身,医德高尚的典范。他以医药济世为怀,不慕功名利禄。对隋文帝、唐太宗先后给他的高官厚禄,他都固辞不受。他隐居著述,完成了《干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医药学著作。他在隐居的同时,常常出游各地,访求方药,并为百姓防治疾病。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济世救人的事业。

2、养性:孙思邈主张养生要养性,性既为善,内外百病皆不生。他认为,人要健康长寿,就要修身养性,心地善良、如果心性不善,即使吃灵丹妙药,也不得长寿。他为人治病,不论贫富贵贱,都待如亲人;病人求医,不论昼夜寒暑,必亲往救治。

3、淡食:他主张饮食清淡,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他在著作中详细介绍了六十多种素食,除了常见的蔬菜外,还有大量的野菜,如荠菜、莼菜等。他对黄花菜、荠菜、芹菜、竹笋、莴苣等蔬菜的评价很高;将葡萄、大枣、胡桃视为果中佳品,认为“久食轻身耐老”。对于肉食,主张适量。

4、运动: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运动锻炼。他每天要做三件事,一是打两遍自编的健身拳法;二是做一次自我按摩;三是做一遍气功。除此以外,“食毕当漱口,令牙齿不败”、“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食饱行百步”以令食消,等等,都是他常做的“功课”。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张松

猜你喜欢

  • 腹泻反反复复,中医帮你调理!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

  • 失眠这五大症状,尽早知道尽早治疗!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

  • 腰酸背痛是怎么回事,中医来帮你解答!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光吃不拉,你的大便都去哪了?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饭后胃胀,吃一点就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