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腰突症不必开“大刀”

腰突症不必开“大刀”

腰突症即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退变和损伤,人体腰椎骨间的椎间盘向比较薄弱的侧后方突出,压迫邻近的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腰痛经臀部向下肢放射,并伴有麻木,咳嗽时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非手术疗法(包括卧硬板床休息、配带腰围、牵引、推拿、针灸、理疗、骶管内或神经根附近药物注射、局部封闭、使用药物脱水和服用中西药物)和手术疗法,即开刀切除突出腰椎间盘,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

非手术方法无损伤或损伤很小,安全性高,但见效较慢,疗效不巩固,容易复发;手术见效快,效果好,但伤口较大,有出血、疼痛,还有麻醉意外、感染、损伤神经血管等风险。因此,病人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往往犹豫不决。

外科显微化的新趋势使许多过去需要开“大刀”才能解决的病症,现在微创治疗就能解决了。刀口越来越小,所需时间也大大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微创治疗法,也应运而生。

经皮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又称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或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通过X线透视定位,于局部注射少量局部麻醉药,将一根特制的穿刺针,从椎管外准确地插到病变腰椎间盘中央,再沿着这根细针插入套管,最后拔出引导的穿刺针。这样,自皮肤向突出椎间盘就挤出了一条3~5毫米的密闭隧道。通过这条微小隧道,医生伸入精密器械,可对椎间盘进行环锯、刨削,使其成为碎片,冲洗吸出体外。手术后退出套管,原来挤压到周围的肌肉、脂肪等软组织自动膨起,填补、堵塞隧道。皮肤只需缝一针或不缝,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

用激光器械代替切吸器械,导入激光,利用其光、热、压力等效应,破坏照射处髓核组织,使蛋白质溶解汽化,从而达到切除髓核,神经根减压目的,称为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近年来,意、法、德等欧洲各国兴起“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法”。这种手术的穿刺器械和过程,与髓核切吸及激光切除术相似。所不同的是,医生是从臭氧发生器抽取臭氧,注入椎间盘内。臭氧带有轻微臭味,具有氧化性(腐蚀性),可使椎间盘变性。同时,它有抗感染作用,较少发生感染,因而还适合治疗椎间盘炎。

以上方法切除、汽化、氧化的,主要是突出椎间盘的中心部分,尚无法直接去除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突出部分,而异军突起的后路椎间盘镜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手术途径与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和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相同,进入椎管内,直接切除压迫神经根的突出椎间盘。不过切口很小,仅1厘米左右,定位更为准确。内窥镜光纤摄录系统的监视下,可将手术部位放大数十倍,显示非常清楚。熟练医生可像常规手术一样得心应手地彻底取除突出髓核组织。与过去传统常规手术相比,后路椎间盘镜术拓宽了手术适应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效果好、恢复快、综合医疗费用低的优点,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

胶原酶注射髓核化学溶解术是从美国引进的方法。人体椎间盘髓核主要由蛋白多糖和胶原(70%)构成,纤维环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胶原酶的特异性很高,可溶解胶原蛋白,而对其他物质和结构不发生作用。在X线和CT监控下,将胶原酶溶液用细针注射到椎间盘内外,能很快并在一定时间内起作用,溶解椎间盘髓核,以缓解乃至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中医治养结合效果好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免疫力低,常年小病不断,究竟该如何提高?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这三大原因导致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

  • 气血不足补好这三点,让我们元气满满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