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浸润性肺结核的发病机理

浸润性肺结核的发病机理

浸润性肺结核多见于曾受过结核感染的成年人。一般认为与原发结核有密切关系,也可认为是原发结核的发展后果。它是过去潜伏的、尚未愈合的原发病灶及早期血型播散病灶的重行活动引起的。只有少数人是因为与开放性肺结核病长期接触而感染发病(即外源性感染)。

浸润性肺结核的病灶往往以肺尖及肺尖下部的浸润,包括渗出性肺炎和灶边反应开始。即使早期发现的病变,病灶虽然轻微,但往往已经发展到一定地步的干酪样变和纤维包围,因此常见的早期病灶是程度不等的炎症浸润和纤维结节的混合性病灶。病变有时自行愈合,病人毫无症状,仅在检查中发现肺尖部的结节病灶。根据人体的抵抗力及细菌的数量与毒力,浸润性肺结核的炎症病灶可以通过渗出物的消散、吸收,结核结节的纤维化、玻璃样变及干酪样变的纤维包围、钙化而趋于愈合;也可以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空洞形成和病灶的支气管播散而发展恶化。病灶往往有好转和不良发展同时存在,在炎症渗出成分消散的同时也可出现新鲜的炎症渗出病灶。结核结节也可以发生在坏死病灶的周围,在X线上看来成为硬性的结节灶。

如果抵抗力很差,或感染的菌量特别多,则肺部产生成叶的干酪样坏死,继而引起单个或多个空洞,形成干酪样肺炎。原发结核的干酪样淋巴结破溃到支气管后,细菌大量侵袭肺组织,亦可引起干酪样肺炎。

一般浸润性肺结核病灶具有临床重要意义的是干酪样结节和空洞性病灶。干酪样结节病灶是原来的干酪样坏死病灶伴随其周围的结核结节而形成的,在愈合过程中形成了纤维包膜;或者是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而引起的阻塞性空洞。干酪样结节病灶一般比较大,直径超过1.5-2.0cm就称为结核球(即结核瘤)。这些干酪样病灶虽然含菌量极少,但不能保证可以愈合,它们很有可能液化、破溃而导致病灶的恶性发展及支气管的播散。阻塞性空洞所导致的结核球,一旦支气管的阻塞情况解除,会立即使空洞复现。空洞性病灶由于其内壁坏死层上有大量的生长活跃的细菌,很容易导致病灶的恶化和播散。在抗结核药物的作用下,空洞逐渐缩小而闭合。有时空洞壁纤维坚硬,或空洞-支气管接口的上皮化,皆可阻碍空洞的闭合。有时因为引流支气管的粘膜上皮向空洞内壁延伸生长,甚至完全覆盖空洞内壁,使空洞形成囊状的空腔,这就是所谓的“空洞的开放愈合”,即空洞的组织缺损依然存在,,但组织变化已经属于愈合,痰菌也是阴性的,也称为“开放-菌阴”的病灶,要达到纤维包围的干酪样病灶愈合,应连续进行抗结核治疗,但目前看来,因为西药的副作用、细菌耐药及药物很难穿透纤维包膜而使病灶达到有效药物浓度等因素,治疗效果不很理想,有必要同时采取抗结核的中药共同调理、治疗。

猜你喜欢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从湿治过敏性鼻炎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