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降压药用药五注意

降压药用药五注意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复杂,病情迁延,且因性别、年龄、并发症和合并疾病等不同,治疗上尤其是用药上千差万别,对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而又希望自我药疗的患者来说,难度很大。为此,药店药师有必要对前来购买降压药或进行用药咨询的顾客做出如下提醒:

提醒之一:综合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是由喜、怒、哀、乐、惊、恐、伤七情共同导致的一种眩晕病;现代医学也认为,高血压是一种由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心身疾病。故对高血压不能单纯靠降压药物治疗,而应该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去除可能诱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非药物治疗。只有在上述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药物治疗,才能取得确切疗效,达到事半功倍。

提醒之二:因人而异

这是因为每个患者的血压水平、病程长短、病情急缓、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合并疾病、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以及禁忌证等各有不同,所以在用药上应“个体化”。如合并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病变者,应加用治疗靶器官病变药物;如合并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以及肥胖症等病者,也应加用相关药物。此外,还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相加作用或无关作用等)。另外,因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甚至是终身疾病,故还须考虑到药物价格因素,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醒之三:循序渐进

用药应尽可能从一种开始,并试用该药的最小有效量,然后根据降压水平、不良反应以及对药物的耐受程度酌情增减。如用一种药物未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或未能使血压降至期望水平),则可联用第二种药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而使用第二种药物也应从小剂量开始。当发现并证实对某种药物无效时,不可突然停药,而应逐渐减量,以免血压反跳(如停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即心得安时)。

提醒之四:严遵医嘱

用药之前,应到医院请医生明确诊断,这是前提。明确诊断之后,应严格按医嘱服药,或在药师的指导下服药;当病情稳定后或就医不方便时,也可偶尔按药品使用说明服用。但无论如何,服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也不应停药,而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最小维持剂量,以巩固疗效,必要时可加大每次服药的时间间隔。最好选用降压平稳、一天只需服用一次的缓释剂,以免血压大起大落,对心血管构成新的伤害。此外,应尽量避免选用对精神、心理及思维有影响的药物(如安定等),以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且需避免生产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醒之五:用药分期

高血压分三期,Ⅰ期为血压达到高血压确诊标准(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95毫米汞柱,即21.3/12.6千帕),而临床上无心、脑、肾病变。Ⅱ期为血压达到高血压确诊标准,并有下列一项者:体格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或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肥大者;眼底检查显示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蛋白尿或血中肌酐浓度轻度增高。Ⅲ期为血压达到高血压确诊标准,并有下列一项者: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有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常用的降压药有六种: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等);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缓进型高血压的用药原则:Ⅰ期可使用镇静剂,必要时加用利尿剂、萝芙木类等作用温和的降压药。Ⅱ期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如利血平、肼苯哒嗪或利尿合剂,或选用其他节后交感神经节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Ⅲ期可使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盐酸可乐宁和长压定等。

联合用药阶梯式方案:一级可使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二级可使用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甲基多巴三者之一合用,或β-受体阻滞剂与肼苯哒嗪、可乐宁或哌唑嗪合用;三级可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加肼苯哒嗪、可乐宁或哌唑嗪三者之一合用;四级可在第三级的基础上加敏乐啶或胍乙啶。

若患者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则应马上送医院抢救。

最后,药师还要提醒患者,无论使用何种药物,均应在执业医师或执业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以便随时监测血压,调整用药。(陈金伟)(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猜你喜欢

  • 生姜的价值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食用枸杞需注意事项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食用山药应注意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按摩3个穴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