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十一月份多“心梗”

十一月份多“心梗”

临床实践证明:初冬和暮春,是一年中心肌梗塞发生率最高的两个时段。德国《医学世界》曾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进行一次回顾性调查,结果是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高峰。

冬季有好几个月,为何偏偏在初冬的11月份“心梗”处于高峰呢?这当然还要从气象条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面找原因。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耗氧量剧增,心脏为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需要加快心率和增加血压,从而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初冬气温变化迅速,突然的寒冷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很容易出现急性的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塞。这种现象,表面上看与“冷”直接相关,但细分析,是与气温的变化(也就是“降温”)密切关联。

11月份是我国冷空气最活跃的月份之一,通过统计气象资料发现,11月份的气温的变化幅度平均可达7~10℃,为一年中最高的月份之一。

另外,据医疗气象专家研究发现,"心梗"的发病率与空气湿度关系也很大。在相对湿度较小的天气情况下,最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而每年的11月份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干燥的月份之一。

正因为对心脏病人来说,11月是“黑色的一个月”,此时做好预防就显得重要了。平时除了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及时增添衣服外。对一些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检查测量血压和心肺功能,一旦出现胸闷、憋气等先兆症状,就应迅速去医院治疗。同时要注意控制情绪,让精神始终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猜你喜欢

  • 心脏供血不足会有哪些症状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如何避免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经常腰痛与这3个原因有关,教你有效缓解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

  • 血管堵塞4个自查小妙招

    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服药和饮食起居这些注意的话,那么支架里边还会发生再狭窄,一样会导致再次堵塞。一般,患者自己评估自己血管堵塞的情况,一般是用症状来判断的,那么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就会是以阵发性的胸闷胸痛为主,比如这个患者稍微活动一点儿,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