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仲景学派--张璐柯韵伯徐灵胎尤在泾陆九芝

仲景学派--张璐柯韵伯徐灵胎尤在泾陆九芝

张璐

张璐(1617-1698?),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祖藉昆山,移居长洲。因避战乱而在西山参究医药15年,回苏后以医为业,名声大振。

张氏对伤寒学说研究颇深,成果卓著,被尊为清初三大家之一。

张氏尝谓余自幼迄今,遍读伤寒书。因感诸家之多歧歧不一,励志研讨三十年,博采众长,贯以己意,辑成《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各二卷,刊于康熙六年(1667)。

《缵论》以诠解《伤寒论》原文为主,《绪论》针对各家的评注依据经文原旨发表论见,以正本清源。并在方有执、喻嘉言关于风伤卫、寒伤营、内寒两伤营卫三纲鼎立之说基础上,把太阳病分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风伤卫犯本、寒伤营犯本、寒伤营坏证、营卫俱伤坏证、与火逆证八上证型加以阐发。

另有《伤寒兼证鲆濉贰ⅰ渡撕嗉匪湓普盆醋拥恰①舅笔鄙心晟偈肚常嗟闭盆粗甘谏蠖┧桑卜从沉苏盆吹难醭删汀!渡撕嬷の鲆濉纷凵撕婕兄蟹纭⑿槔汀⒅袧M、肿胀等十七种杂病,以问答形式一一剖析。后附经脉、奇经、运气、方宜四篇。《伤寒舌鉴》系伤寒舌诊专著,包括白、黄、灰、红、紫、霉酱色、蓝八种舌苔,附附寒妊娠舌,其中共载一百二十图,本书对后世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

后人尝将上述四著合刊,名之《伤寒大成》。

柯韵伯

柯韵伯(1662-1735)讳琴,号似峰。浙江慈溪人,后迁居吴之虞山(常熟),其学术思想代表作《伤寒来苏集》。该书实系《伤寒诠注》、《伤寒论翼》与《伤寒附翼》三部著作合辑而成。

《伤寒论注》是将仲景《伤寒论》原文以六经为纲,以证为目重加编次,按此顺序论述其脉证治例,并加以注释、校正简误等。

《伤寒论翼》之上卷七篇概括论述了六经的含义、治法、合病、并病、温病、暑病等。下卷七篇主要介绍六经病解及治疗大法。其中体现了《伤寒论》不仅适用于伤寒病,亦适用于治疗杂的观点。

《伤寒附翼》是方论的专著。柯氏采用分经论方的方法,针对每经方证的立法原则,方解及使用法则加以论述。

《伤寒来苏集》柯氏在注重《伤寒论》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仲景之六经,是(地面)经界之分,而非经络之经;并强调《伤寒论》既为伤寒而设,也为杂病而设等独特的见解,实为后世学习《伤寒论》开发了新知,拓宽了思路故叶天士评价称其著作具有别开生面,透彻详明之特点。

徐灵胎

徐灵胎(1693-1771),名大椿,一名大业,晚号洄溪老人,清·吴江人。大椿生有异禀,聪强过人,先攻儒业,博通经史,旁及音律书画、兵法水利。中年时因家人连遭病患,相继病故数人,遂弃儒习医,而取家藏医书数十种朝夕披览,久而通大义。更穷源极流,自《内经》至明清诸家广求博采。自此医道日进,难易生死,无不立辨,怪症痼疾,皆获效验。

徐氏曾二次应召入京。乾隆二十五年,大学士蒋文恪病,朝廷召请海内名医,大司寇秦蕙田首荐徐灵胎,进京诊治:乾隆三十六年,再召入京师治病,但自己感到年老力衰,携棺上京,最后确其所言,病死京中,由其子扶棺而回。

徐氏治学,特别推崇《内经》、《本经》和《伤寒论》。尝谓:言必本于圣经,治必遵乎古法。所著《伤寒论类方》一卷,成书于1759年。是书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方、麻黄汤类方、柴胡汤类似方、承气汤类方、四逆汤类方、杂方等十二个类方。各类有主方,各方中列述有关汤方证治各条文。如此以方类证,对后世《伤寒论》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成为伤寒学派中以方类证的主流派。

徐氏著作尚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医贯砭》《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兰台轨范》等。晚年筑室七子山,隐于洄溪,卒年79岁。

尤怡

尤怡(?-1749),字在泾,号拙吾,别号饲鹤山人。江苏长洲(今苏州)人。自小即喜医道,历代医著,无不披览。先从韩伯林学,后得名医马元仪师授,潜心研究学问,医术日见不凡。

。尤在泾最推重医圣张仲景,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研究极深,汇自己心得于一炉,著有《伤寒贯珠集》,独树一帜,极为医林推崇。另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之作为研究仲景之学中有影响的著述。至晚年医术益精,治病多验,著有《静香楼医案》,另撰《医学读书记》,为读书之札记,阐述古典医理及诸家之说。

《伤寒贯珠集》八卷,刊于1810年。尤氏著作将《伤寒论》原文按六经次序进行重新编排,每经首订条例大意,按法类证,随证出方,附系注释。有如线索穿珠,一气贯通,故名贯珠集。其中对治法分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杂治法等,提纲挚领,一止了然。本书在诸多《伤寒论》注本中实属上乘之作。

《金匮要略心典》三卷,是尤氏学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金匮要略》的心得笔记,刊于1732年。尤氏阐注仲景经义文理俱精,辨析尤细。对少数费解的原文宁缺而删不强予衍释。对一些传抄之误予以校正,并删后人增添的内容以及原文的最后三篇。本书对后学在理解与研究仲景著作并指导临床都是极有禆益的。

陆九芝

陆懋修,字九芝,清·元和县(今苏州)人。生于嘉庆戊寅(1818),卒于光绪年间。先世以儒著称,且皆通医。九芝初业儒,中年始肆力于医,博极群书,活人无算。学精《内经》、运气,治宗仲景家法。著有《世补斋医书文集》、《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仲景方汇录》等。

陆氏在仲景学说研究方面称得上析理精微,立言纯粹,对后学不无帮助。但某些地方也流露出较浓的尊经复古思想,如云:仲景撰用《难经》,温病即在伤寒中,治温病法不出伤寒外。意思是说:为广义伤寒已包含温病在内,没有必要再辟温病学说另立法门了。

猜你喜欢

  • 经常后背疼,千万不要忽视,可能是它引起的!

    不少患者啊,都有这个后背疼的表现,有的患者除了后背疼之外,包括颈部疼,头疼,还有一些腰疼等等。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其实真有这样的病例,后背疼可以是冠心病,但是呢,所以说要做一个心电图排查就可以了,颈椎病可以后背疼吗?也可以,所以说这个后背疼啊

  • 胆汁反流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怎么办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