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家庭用药11个误区

家庭用药11个误区

时间错位 不少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夜间。有的药一日服两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有的每隔8小时一次,可是病人往往在三餐时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夜间很低,影响疗效。

药量过大 通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然而有的人随意加大剂量,这样十分危险。

药量偏小 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毒副作用,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其实这样非但无效,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时断时续 药物是否发挥疗效,主要取决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就可能无法控制疾病发展。

疗程不足 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则会发展为慢性感染。

当停不停 一般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就应停药,否则会引起毒副作用如二重感染、依赖性以及蓄积中毒等。

突然停药 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癫痫病、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如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旧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随意换药 药物发挥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结核病用药需半年。若随意换药导致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多多益善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常可增强疗效。但配合不当会产生拮抗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应。

小儿用成人药 小儿肝肾功能弱,解毒功能弱,服用成人药如氟哌酸,可引起小儿关节病变和影响软骨发育,应禁用。

以病试药 有的人患疑难杂症久治不愈,屡找偏方、验方使用。这样会导致病情加重,失去手术治疗的最好时机,使病情恶化。(廖春梅)

猜你喜欢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清上镇下治耳鸣耳聋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