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本经》黄芪功效释义

《本经》黄芪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黄芪为《本经》上品。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本经》写作黄耆。耆者,长者也,是指年长的人。黄芪色黄入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黄芪有“补气之长”之称。

黄芪味甘微温,能够“补虚”,这种补虚即为补气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气虚证或气血两虚证,如脾胃气虚、肺气虚、卫气虚等。

“痈疽久败疮”是指疮疡日久,或久治不愈,而形成的疮疡脓成而不溃或溃破而不收口,导致局部长期流淌稀脓、稀水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如人体皮肤某部位的化脓性感染、慢性骨髓炎、慢性乳腺炎等。中医认为多属气血不足所致。治疗上当补益气血为法。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神农本草经》谓黄芪主久败疮,亦有奇效。奉天张××,年三十余。因受时气之毒,医者不善为之清解,转引毒下行,自脐下皆肿,继又溃烂,睾丸露出,少腹出孔五处,小便时五孔皆出尿。为疏方:生箭(即生黄芪)、花粉各一两,乳香、没药、银花、甘草各三钱,煎汤连服二十余剂。溃烂之处,皆生肌排脓出外,结疤而愈,始终亦未用外敷生肌之药。

黄芪能够“排脓止痛”,止痛作用无药理支持,但确有排脓之功,对于脓成而不溃者诚为良药。

“癞疾”多指麻风病,顾名思义,麻风病与风相关。所以,“大风癞疾”说明黄芪能够治风。这种风既包括外感风邪,也包括脑血管病之中风。卫气虚弱,肌表不固之恶风、自汗等,黄芪配伍白术、防风即组方玉屏风散,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针对脑血管病之中风,王清任创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四两为君,大补元气,以促血行,临床极为常用。

笔者岳母年60余岁,胖而肌肉松弛,平素多汗,怕热,胃口一直很好。医院检查示有冠心病、颈椎病、腔隙性脑梗死等。近年来为头晕所困,为治头晕,看遍大小医院乃至个体诊所,服遍治疗上述疾病的中成药、西药无数,但终不见好。恰逢读黄煌教授的《张仲景50味药证》一书,思岳母为黄芪体质,用黄芪类方可否?遂疏补阳还五汤原方5剂,劝其服用一试,大效,又进5剂,多年头晕向愈。现已2年余,头晕几不再作。诊后思考:本方有效的原因在于体质用药,还是另有他因?现在想来是不是补阳还五汤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有效,是小中风也。

黄芪治大风张锡纯也有论述:“《神农本草经》谓黄芪主大风者,诚有其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在奉天曾治一妇人,年近三旬,因夏令夜寝当窗,为风所袭,遂觉半身麻木,其麻木之边,肌肤消瘦,浸至其一边手足不遂,将成偏枯。其脉左部如常,右部则微弱无力,而麻木之边适在右。此因风袭经络,致其经络闭塞不相贯通也。不早祛其风,久将至于痿废。为疏方用生箭二两,当归八钱(用当归者取其血活风自去也),羌活、知母、乳香、没药各四钱,全蝎二钱,全蜈蚣三条。煎服一剂即见轻,又服数剂全愈。此中风能成痿废之明征也。”

陈富山认为:黄芪为补气要药,《神农本草经》云能治“大风癞疾”,遂重用黄芪,配伍养血和营之品,治疗顽固性老年皮肤瘙痒症收效甚佳。共治疗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55~74岁,病程6个月~4年。均经西医皮肤科确诊,服用多种西药及外涂多种药液乏效。治以益气养血,和营祛风。基本方:黄芪6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熟地黄20克,制首乌20克,丹参10克,蝉蜕10克,白蒺藜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效果不显者,黄芪可渐加量至100克,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7例,显效3例,无效1例。(中医杂志,2000;6:331)

五痔,泛指各种痔疮。黄芪有益气升阳,托毒排脓和敛疮生肌的功效,故用于痔肿疼痛、下血脱出之症有效。如《太平圣惠方》卷96之黄芪粥治五痔下血不止,用黄芪一两,粳米二合。上以水两大盏,煎黄芪取一盏半,去滓,下米煮粥,空腹食之。治痔疾,黄芪常配枳壳等药同用,如《圣济总录》之必效丸,治气痔脱肛不收,或生鼠乳时复血出,久不愈,用枳壳(去瓤,麸炒)、黄芪各一两。上为末,以陈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太平圣惠方》之黄芪散,以黄芪配枳壳、侧柏叶为散服,治小儿痔疾,下血不止。

鼠漏是指慢性淋巴结结核溃破后,长期流稀水、稀脓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治疗上除散结外,还有虚的一面,需要补虚。黄芪能治鼠漏,实与其补气作用有关。

“小儿百病”,多与脾胃虚弱有关,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黄芪建中汤为治疗脾胃虚弱的常用方剂,无论长幼,均可应用。

现行教科书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多种作用,但究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一个方面,实为补气作用的具体运用。

猜你喜欢

  • 失眠,分享两个核心要点

    那么在临床当中,失眠分为各种类型,有的人表现也不太一样,但是终归起来,失眠就有两个核心的要点,我们一定要了解。失眠的两个核心要点,在我看来,第一火热扰及心神,心神不宁它就容易失眠,第二点,心血不足,不能够濡养心神,这样也会导致失眠。那么这位

  •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怎么调理

    那么这种肠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们重视,之前跟大家科普过一句绕口令,说肠息肉一般呢,他不会转化为肠道的恶性肿瘤儿,但是肠道的恶性肿瘤儿多半是由肠息肉发展过来的,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肠息肉

  • 湿热久除不去怎么办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肾阴不足有哪些症状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