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滋肾阴为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滋肾阴为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王兵 颜琳琳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田淑霄教授临床50多年,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学习,收获良多。现总结其治疗经验如下。

病机:肾阴亏虚,阴阳失调

中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致病机理是肾虚,阴阳失调,《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妇女一生经历妊娠生育和几十年月经之阴血耗损的过程,年届七七,阴血本已不足,加之天癸将竭,肾气渐衰,全身脏腑功能失和,故而极易出现各种病理表现。本病病机虽为肾虚,但其中又有阴虚、阳虚之别,临床肾阴虚者较为多见,诚如《灵枢·五音五味》曰:“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故而田淑霄治疗此病常常抓住肾阴虚之根本。

然因五脏相关,肾本一虚,必及他脏,产生各种不同的病机转化。首先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养,或者直接导致肝火亢盛,肝阳上亢,肝气上逆而见头晕脑胀,目涩眼干;或者精血不能互化,肝血不足,肝失柔和条达疏泄之职,引起气机不畅,升降出入违常,致使体内水湿代谢障碍,湿聚成痰产生气滞痰阻的病变。其次,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失交,心之阴血不足,心火偏亢,而见烘热汗出,面红潮热,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再次,肾阴不足,日久阴损及阳,而致肾阳衰惫,出现腰膝酸软,尿频失禁,肢冷便溏等症;阳虚不能制水而致寒水泛溢,出现面目肢体浮肿。另外全身阴液不足,还会出现口咽干燥,大便燥结等症。本病临床表现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始终不离肾阴亏虚,阴阳失调这一基本病机。

治疗:滋肾阴兼调五脏

在治疗上,田淑霄“谨守病机”,根据肾阴虚所影响的不同脏腑和出现的不同症状,不拘泥成方定法,灵活辨证选药治疗,往往收效甚佳。其临床常用方药基本以二至丸加地骨皮、丹皮、山萸肉、五味子为主方加味,方中女贞子状如肾形,色青而黑,填肾之精,补肝之体,旱莲草甘寒养阴清热,汁黑入肾益精,此方历来为医家滋肾阴,清虚火所习用;地骨皮、丹皮既能滋阴又能泻火而无伤正之虞,正合肾阴虚火旺的病机,其中地骨皮又能清肺降火生津而有金水相生之意,丹皮活血疏肝清热而助肝肾精血互化;山萸肉补肾益肝,敛阴固阳,五味子滋肾益气,交通心肾。

此基本方兼调肾肝心肺四脏,临床如遇某脏某症表现明显,则随症加减而治,如肝阳亢盛,头晕脑胀耳鸣目赤者,加珍珠母、生龙齿、夏枯草等平肝潜阳熄风;如肝郁不舒,心情抑郁,两胁胀闷者,加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解郁;如心火亢盛,心烦易怒,口舌生疮,小便黄赤者,加黄连、栀子、玄参等清心除烦,养阴泻火;如心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花等养心安神;如脾失健运,纳呆,脘胀,大便溏薄者,加茯苓,炒白术、砂仁等健脾益气;如瘀血内阻,周身板滞不舒,手脚麻木者,加当归、丹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如热伏阴分,盗汗自汗,夜热早凉者,加青蒿、鳖甲、秦艽、龟板等养阴透热;如卫表不固,汗出不止,加麻黄根、浮小麦、生龙牡,益气敛汗;如痰气郁结,头蒙,记忆力下降者,加石菖蒲、郁金等豁痰开窍;如营卫不和,怕风,自汗,头痛时作者,加桂枝、白芍、菊花、川芎等调和营卫,祛风止痛。

另外,田淑霄认为本病的发生还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心理疏导,消除病人顾虑,树立治病信心,心情舒畅自然药到病除。

以下是田淑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验案3则。

案1刘某某,女,55岁。2009年5月11日初诊。患者自述烘热汗出,头晕心慌,已经5年之久,近日头晕加重,失眠,入睡困难,容易醒,腰部酸胀,纳可,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脉无力。处方: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地骨皮20克,丹皮15克,麻黄根10克,山萸肉20克,五味子20克,煅龙牡各30克(先煎),浮小麦10克,炒枣仁20克,柏子仁20克,珍珠母30克(先煎),茯神20克,远志8克,黄连10克,川断18克,狗脊20克,砂仁8克,7剂,水煎服。患者以上方为主方调治近一个半月之后,自觉已不烘热汗出,睡眠好转,头晕心慌也只是在剧烈运动后偶尔出现。

案2赵某某,女,45岁。2009年8月1日初诊。患者烘热汗出,心烦易怒,唇红干痒,夜间入睡困难,白天午休也不能正常入睡。纳可,二便调,舌正常,苔白,脉无力。处方:女贞子30克,旱莲草20克,地骨皮20克,丹皮20克,鳖甲15克(先煎),龟板15克(先煎),当归15克,白芍10克,柴胡8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炒白术10克,山萸肉20克,五味子10克,玉竹15克,黄精15克,青蒿30克,秦艽10克,知母6克,炒枣仁30克,柏子仁12克。7剂,水煎服。药后唇红干痒稍减,他症没有太多变化,后又续服30余剂,上症大减,睡眠情况恢复正常,精神好转,告愈。

案3张某某,女,52岁。2009年5月11日初诊。全身无力,精神萎靡不振,心烦意乱,时有心慌,烘热汗出,眼睛不愿睁开,两眼干涩,耳朵发痒,睡眠情况不好。舌正常,苔白,脉滑。处方: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地骨皮20克,丹皮15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20克,枸杞子20克,青箱子10克,夏枯草15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茯神20克,泽泻10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柴胡8克,白芍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6克,龙胆草4克。7剂,水煎服。如此以本方加减治疗月余,自觉身体状态较前明显好转,眼睛干涩已好,耳已不痒,睡眠尚可,心情愉快,疾病得愈。

猜你喜欢

  • 这种当季水果不仅能乌发补肾,还能养颜抗衰!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坏习惯!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

  • 中医药膳养生的分类与特点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什么是紫苏?吃点紫苏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车前草”是个宝,用它来煮水喝,身体会收获哪些益处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