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随意亲吻宝宝可传染多种疾病

随意亲吻宝宝可传染多种疾病

眼下,有少人已经列好假日“走亲访友”、“出游旅行”计划。新爸、新妈们可要注意了,你的计划是否会给孩子埋下健康隐患?专家指出,节日里走亲访友,好客、热情的客人可能会随意亲吻宝宝、乱抱宝宝,增加感染病菌、损伤脊椎的机会;而计划出游的父母把宝宝托管给他人,可能引起亲子之间的“分离焦虑”。些都可能无意中伤害到宝宝的身心健康。

亲吻宝宝可传染多种疾病

方小姐的宝宝现在8月大。由于宝宝白嫩可人,格外讨人喜欢,每次方小姐带着宝宝外出,总吸引旁人上前逗弄一番。有些人亲切地拉拉宝宝的小手,和她说说话,有些人则会情不自禁地亲亲宝宝的脸颊……起初,方小姐认为这些都是他人好意的表现,不以为意。直到最近,宝宝因感冒发起高烧,送到医院才知道,那些与宝宝的“亲密接触”,可能是诱发感冒、高热的罪魁祸首。

“十一”长假将至,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施婴婴特别提醒,由于宝宝年幼,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很可能会传染上亲吻者正在患的感冒等疾病。在亲吻宝宝时,成人很可能把自己口腔里带有的病菌、病毒,尤其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病菌传给宝宝,使宝宝染上结核、脑膜炎、感冒等传染病。此外,经常亲吻宝宝的嘴,还会使宝宝口水增多,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在走亲访友时,要格外留神,尽量避免他人随意亲吻宝宝。像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不妨学着“婉拒”亲吻这样的示好方式。上周日,小雨生下女儿。刚刚当上阿姨的小晴兴奋地将小外甥女抱在怀里,一边搂着沉睡的小外甥女,一边和小雨说话。聊得正开心,巡房的护理人员惊讶地发现,小婴儿嘴唇发紫,呼吸困难。“还好发现得早,否则真不知道后果怎样!”虽然姐姐并没有责怪她,但小晴格外自责、难过,再也不敢主动要求抱婴儿了。

“十一”即将到来,新华医院儿童骨科主任赵黎教授提醒,新爸、新妈想与众人分享子女出生的喜悦心情可以理解,但为了宝宝未来健康,一定要注意抱宝宝的姿势,以免将来抱憾终生。

“出生不久的宝宝,头大身子小,颈部肌肉发育不成熟,不足以支撑起头部的重量,所以抱宝宝时,一定要托着他的头。”专家同时告诫,由于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出生1至2月的宝宝颈肌还未完全发育,肌肉无力,竖抱宝宝时,脑袋的全部重量都压在颈椎上,容易造成脊椎损伤。尽管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到宝宝将来生长发育,所以在抱新生宝宝时要横抱,不宜竖抱。

据介绍,抱新生儿的方法有两种:手托法和腕抱法。手托法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要求父母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腕抱法则要求父母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住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是种非常常用的姿势。

托管宝宝易患“分离焦虑”

陈先生和陈太太想利用“十一”出游,但这次出游计划没有包括刚满周岁的宝宝。“自从宝宝出生后,生活就围着他打转。现在宝宝稍大一点了,想趁此机会享受‘二人世界’。”为了能顺利出行,一个月前就把宝宝送到奶奶家,以便宝宝尽早适应“没有爸爸妈妈”的生活。

对于计划长假享受“二人世界”的父母,专家提醒,要当心宝宝可能产生“分离焦虑”。6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在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情况下,平静地度过一二个晚上,到了七八个月时,宝宝开始对父母的离开有所察觉,这时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为避免“分离焦虑”,专家提醒,首先保持一致的日常生活规律和舒服自然的环境,可让宝宝暂时忘记父母的离开。同时要尽可能让宝宝和他很熟悉的人在一起——比如:祖父母、保姆等;其次,在旅行前,不妨提前排练几遍,帮助宝宝逐渐适应分离。可尝试几个晚上不在宝宝身边,或者让宝宝在奶奶家过夜,帮助宝宝为较长时间的分离做好心理准备;最后,不妨在出行前给宝宝写些漂亮的小卡片,通过邮局寄出去,宝宝就会在你离开家的这段时间接到你的问候。不管什么年龄段的宝宝,电话沟通都必不可少,可有效缓解相思之苦。如果宝宝听到你的声音就大哭不止,赶紧说再见,让看护宝宝的人带他出去透透气,转移注意力。

猜你喜欢

  • 晒太阳要多晒背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汗法适用于什么证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养生情绪很重要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夏季养生勿发怒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易疲劳免疫力差怎么办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