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海滨旅游慎食海鲜

海滨旅游慎食海鲜

目前正值旅游高峰期,去海滨城市观光旅游者增多。海边气温高,日照足,湿度大,因此,富含蛋白质的海产品极易变质。游客如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可能愉快而去,带病而归。

去海滨旅游要严防“病从口入”。因为个别地区餐饮卫生不尽如人意,食品、炊具及容器有生熟不分、荤素不分,交叉污染的问题。此外,沿海居民讲究食用水产品的本色,味道鲜美,喜生食、半生食海鲜(水焯、盐渍或烧烤)。因此,在海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以下三种食源性疾病。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在食盐浓度3%-3.5%的液体中生长良好,故曾称致病性嗜盐菌。该菌不耐热,80℃时1分钟即杀灭,对酸的抵抗力也较弱,在食醋中1分钟死亡。该菌的检出率为带鱼41.2%-95.4%;海蟹94.1%,蛤蜊22.5%-93.4%,墨斗鱼17.5%-93%,黄花鱼15%-45%,对虾43.3%、小白虾100%。

渔民带菌率为34.8%。主要中毒食品是海产品,包括生食小白虾或咸鱼、虾酱,其次是咸菜等。此病潜伏期一般10个小时左右,主要是急性胃肠炎症状,重者出现血小便、脓血便,吐泻严重者失水过多可引起虚脱并伴有血压下降,需要与菌痢、霍乱鉴别。

感染性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病,包括各种肠炎、痢疾、伤寒、霍乱及寄生虫病。生食、半生食水产品极易发生这类疾病。卫生防疫部门四季均可从甲鱼、牛蛙、蟹、虾、螺、贝类检出霍乱弧菌。食生鱼片、冰虾、甲鱼血、螺蛳、生蟹均可感染霍乱。该病的特点为急性水样腹泻、无腹痛、不发热,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如感染细菌性痢疾,会高烧、腹痛、肛门有下坠感,有黏液脓血便。

有毒鱼类中毒

国内毒鱼约有170余种,按含毒部位和毒素的性质,毒鱼有豚毒鱼类、含高组胺鱼类、胆毒鱼类、肌鱼类、毒贝类等。食青皮红肉鱼类(鲭鱼、鲐鱼、秋刀鱼、金枪鱼、沙丁鱼等)容易中毒。这些鱼类如果保存不当被细菌污染后,鱼体的蛋白质可能被分解而产生大量组胺及其它有毒物质,人们食入这类被污染的鱼,10分钟至3小时之内会引起鱼组胺中毒。可出现头晕、头痛、面红、胸闷、气短、口干、心跳快、血压下降等。有时出现荨麻疹、眼红、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其他毒鱼、毒贝中毒以神经症状为主,可导致死亡。

安全度假忠告

要想安全、健康地度假,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在驻地宾馆、招待所或度假村用餐,如非要在海边餐馆午餐,嘱咐餐馆不吃凉拌菜和海鲜。

2.少食海鲜,不生食海鲜。不能在海滩和农贸集市上购食烧烤海产品。

3.如果旅行社安排海鲜餐,游客要注意:(1)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2)一定要注意海鲜是否干净、新鲜,是否彻底加热、蒸熟煮透。如果有异味,疑变质或发现半生,应立即停止食用;(3)海鲜要就着食醋(加姜末)、生蒜吃,能起到一定杀菌作用;(4)吃海鲜的同时,少喝或不喝饮料,以免破坏、冲淡杀菌屏障———胃酸。同时,不能暴饮暴食;(5)有胃病、溃疡病、胃切除者或血型为O型者不要食海鲜,因为此类人群比较容易感染霍乱。

4.去外地海滨旅游时,要自备黄连素、氟哌酸、思密达、口服补液盐等药物。白天多饮凉开水,夜间保证睡眠,以防抵抗力下降。一旦误食变质海鲜,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去驻地医院救治。

猜你喜欢

  • 自拟方治慢性盆腔炎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龙胆泻肝汤治酒毒性阳痿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 小儿脾胃病常用方药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风湿性关节炎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5)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