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千斤拔、广豆根、防已三种根部药材的采收加工

千斤拔、广豆根、防已三种根部药材的采收加工

千斤拔

千斤拔又名老鼠尾、一条根、土黄芪等,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干燥根。该品具有祛风利湿,消瘀解毒的功能,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症状。

千斤拔主产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等省区。野生于山坡草地,原野路旁、丘陵灌丛处,全年均可采收。千斤拔根部长得深,且较韧性,不易折断,故在采收时,可用一条纱绳绑牢其根部,纱绳另一头绑在锄头柄或木棒上,锄头(木棒)一头着地,一头用人的肩膀抬起,利用杠杆原理,用力往上抬起锄头柄,便能将根部从地下拔起(采用此法采收比用锄头挖省力省时)。拔出的千斤拔根部,先除去地上基叶,用水洗去泥沙,再削去须根,摊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数十根扎成小把,装入竹篓或用打绞机打成捆,若不能及时出售,可置干燥处贮藏,注意防虫防霉。商品以足干、呈圆椎形、成条粗壮,棕红色,断面白色,显粉性,呈菊花纹,无阳枝、无虫蛀、无霉变者为佳。

广豆根

广豆根又名山豆根、苦豆根,为豆科植物柔枝槐的干燥根及根茎。该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齿龈肿痛、痈疮、肿瘤等症状。

广豆根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广东等省区。野生于石山地区的土坡石缝、灌木林缘中,全年均可采收。采收时先把地上茎枝砍除,挖出根部,抖去泥土,砍去残茎和细根,留下根头及粗根条,摊在太阳下暴晒或用50℃~60℃的炭火烘烤至足干,再数株或数条扎成小把,装入竹篓或用打绞机压成长方形大捆,用草绳捆绑牢固出售。商品以足干,根呈不规则结节状,下生数条长圆柱形根,长短不等,直径0.7cm以上,棕色或暗褐色,有豆腥气,味极苦,无须根、无烤焦、无虫蛀、无霉坏者为佳。

防已

防已又名广防已、木防已,藤防已,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已的干燥根。该品具有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的功能,用于关节红肿热痛、下肢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防已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广东等省区。野生于林内沟边,坡地等处,全年均可采收。采收时先把地上茎叶砍除,再把地下根部挖起,除去侧根和细根,洗去泥沙,趁鲜时将外层粗皮刮去,用刀或锯截成长15~16cm一段,并将直径5cm以上的根条劈成两半,置太阳下暴晒至足干,然后装入麻袋,编织袋或竹篓内,置干燥处保存,注意防虫防霉。商品以足干、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15cm左右,无粗皮、体重质坚实,断面粉性,有相间连续排列的放射状绞理,味苦,无虫蛀,无霉变者为佳。该品传统分两等级,一级:直径3cm以上,长度在15cm左右;二级:直径在1.8cm以上,长度在15cm左右。

猜你喜欢

  • 中医药膳养生的分类与特点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什么是紫苏?吃点紫苏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车前草”是个宝,用它来煮水喝,身体会收获哪些益处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

  • 三七粉,对肝是好是坏?医生提醒:这6类人请避而远之

    三七粉是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保健类药物,又被称之为“金不换”。在《本草纲目》中,三七是上品,可以长期久服,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自古以来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活血第一”的说法。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如今关于三七粉容易伤肝的说法也是越来越多,

  • 夏天才有的“黄皮果”,其作用可不能小瞧,你知道咋吃吗?

    夏天可以吃到很多时令的水果,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在这个季节,雨水充沛,水果香甜多汁。在南方的夏天,还有一种独特的水果,基本上见不到,那就是黄皮果。尤其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正是吃黄皮果的好季节,荔枝吃多了容易造成肝火旺盛而且糖分高,所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