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雪魄冰花栀子香

雪魄冰花栀子香

肖惠算 湖北省襄樊市

明代画坛圣手兼诗人沈周,在《詹葡》为题的诗中吟唱道: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这是写庭院中的栀子花开,正值盛夏,她绽冰喷雪,芳香四溢,带给人们几多清凉、几多愉悦、洁美惬意的享受。

栀子花的芳名很多:因生长在山地,而有山栀和山栀子之名;因果实作黄色染料等,而有黄栀和黄栀子之称;岭南的花艺者,多在春暖花开时,趁其新叶初放,青碧可爱,锯取姿态古劲的干枝,浸植于水钵或瓶子里,供放案头,美其名“水横枝”;因古代传说种子来自天竺(现印度),与佛有关,故有人称“禅友”和“禅客”。此外,还有詹葡、白蟾花、木丹、越桃、鲜支、林兰等别名。

古代文人墨客赞赏栀子花的题咏不少。宋代女诗词家朱淑真,在《栀子》诗中吟咏:“一根曾寄小峰峦,詹葡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明代陈淳在《栀子》诗中也咏道:“竹篱新结度浓香,香处盈盈雪色装;知是异方天竺种,能来诗社搅新肠。”宋代吴文英在《清平乐》咏栀子画扇词中云:“柔柯剪翠,蝴蝶双飞起,谁堕玉钿花径里?香带熏风临水。露红滴下秋枝,金泥不染禅衣。结得同心成了,任教春去多时。”清代著名诗家陈维嵩(其年)有《二十字令》,咏团扇上栀子花云:“纨扇上,谁添栀子花?搓酥滴粉做成他。凝禅纱大斜。”栀子花在近代并不特别珍贵,但在古代诗词中却有很高的身价。

栀子花原产我国中部和南部各省区,四川和江西至今还有野生者。我国栽培栀子花的历史悠久。《汉书》上就有“汉有栀茜园”。《晋书》上也载有“晋有华林园种栀子,今诸宫有秋栀子,守护者置吏一人。”由此可知,我国园林中种植栀子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现今,各省区都有栽培。

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偶尔为乔木状,高1~3米。枝丛生,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长椭圆形,叶色苍翠,表面光亮。6~7月枝梢开花,芳香扑鼻;花冠肉质,高脚碟状,花色洁白。10~11月果实成熟,橙黄色。种子扁平球形,外被有黄色黏质物。

栀子花,花含芳香油,可用来窨茶或提取香料作调香剂。在宴席上,花还可作佳肴美菜,采花洗净,水漂去腥,用面入糖和盐作糊,花拖亍庄作食品。栀子花的黄色果实,可做黄色染料,不仅可染棉、毛、丝等纤维,也宜作画,更适于作食品的着色剂,比化学合成的着色剂好,对人体没有危害性。栀子花的木材,致密坚实,不易开裂,是供雕刻之用的良材。

栀子花的果实、叶、花、根在医药上,还是多种用途的常用要药。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或烘干备用,含黄酮类栀子素、果胶、藏红花素、廿九烷等,其味苦、寒,无毒,有清热、泻火、渗湿、凉血功用,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血痢、血尿、热毒疮疡等。叶随采随用,含栀子甙、去羟栀子甙,其味苦涩、寒,有消肿功能,主治跌打损伤。花在初放时采收,晒干备用或鲜用,含挥发油,其味苦寒,有清肺、凉血功能,主治肺热咳嗽、鼻衄。根随挖随用,有清热凉血、解毒功能,主治感冒高热、黄疸性肝炎、吐血、鼻衄、赤白痢疾、淋症等。

栀子树上宝贝多

1.治疗风热感冒,用鲜栀子根60克,加水煎服。

2.治疗气管炎,用鲜栀子根30~60克,加水煎服。

3.治疗肺有实火和肺热咳嗽,用栀子花3朵,蜂蜜少许,一同煎服。

4.治疗赤白痢疾,用栀子根30~60克,加冰糖适量炖服。

5.治疗急性关节炎,用鲜栀子根30~120克捣碎,与猪蹄炖用。

6.治疗鼻衄,用山栀子焙干或烧灰,研成细末,吹入鼻孔。

7.治疗肝火目赤,用栀子9克,加水煎服。

8.治疗火丹毒,把栀子捣烂,加水调和,敷于患处。

9.治疗对口疮,用生栀子适量,捣碎,与鸡蛋清调敷患处。

10.治疗扭挫伤,用栀子适量,与鸡蛋清调敷患处,每日一次。

猜你喜欢

  • 丁萸散敷脐治婴幼儿泄泻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治肛周脓肿验案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