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炮制工艺改进四则

炮制工艺改进四则

牡蛎 牡蛎的传统炮制方法为煅法,即将其放入陶罐或铁锅内,上盖铁盖,置火炉上武火煅烧。此法火候不易掌握,常因受热不均,上下药材煅不均匀;该法工艺繁琐,需特殊设备及工具,而且易受煤烟污染,影响疗效及外观;陶器、铁锅等易高温煅烧受损,药材的损耗量亦较大,操作不便。笔者在实践中改用电热自动恒温干烤箱煅制法,收到满意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将牡蛎刷去泥沙杂质后,捣碎,按大小分档置烤箱内铁盘中铺平,约10~15cm厚,放入烤箱最底层。将电接点温度计调至300℃,保持恒温3~4小时,待凉后取出。煅好的牡蛎呈灰白色或灰褐色,质酥脆,碾碎过40目筛即可。烤箱煅制,温度易于掌握,受热均匀,不致太过或不及;不受煤烟污染,干净卫生,操作方便,不需特殊设备工具,并可减少劳作量。

乳香 乳香的古代炮制方法很多,有“研”、“微炒”、“醋熬”、“酒化开,晒后焙干,研为末”等。《中草药炮制规范》中有“取净乳香,大小分档,以文火炒至油透出、老黄色、有粘性时取出,冷后收藏。”本法操作时气味辛烈,浓烟呛人,影响操作,不易控制程度,嫩则含挥发油多,容易结块成坨,炒不透心,老则炭化,造成浪费。笔者改进方法如下:

将乳香打碎,过20目筛,适量放入锅内文火加热炒至露油时,投入定量谷壳拌炒,然后边炒边加谷壳,炒至呈黄色鼓起,不粘谷壳,且谷壳油润为度。凉后筛去谷壳,贮藏。改进后,操作过程油烟明显减少,减轻了对身体的危害;成品呈颗粒状、松脆、无白心,有利于调配、粉碎、煎熬,饮片色泽美观;炮制品含挥发油低,缓和了刺激性。

枇杷叶 枇杷叶片薄,丝细,炙制时火候不易掌握,太过常出现焦斑,影响疗效。改进炙制方法如下:

先将锅刷洗干净,倒入适量蜂蜜,不断搅拌至沸,用一小箩捞出杂质与浮沫(或事先将蜂蜜加热过滤),然后倒入净枇杷叶丝文火炙制,用锅铲不断翻动,同时用炊帚沾水将锅上粘的蜂蜜刷净,防止焦糊。炙制至水分挥发干净,药物外表呈黄褐色,显光泽,不粘手时出锅,摊晾,置塑料袋中封闭放入纸箱内贮藏。改进后比先拌蜜后炙药的方法缩短了焖润时间,蜜能很快渗入药材内部,保证药效;并且加蜜量易掌握,药物色泽鲜,无焦斑,久贮不回潮。操作时应注意:1.保证用具(锅、锅铲、炊帚、容器)洁净,避免污染。2.蜜与药物的比例一般为1:5左右,可视蜜的稀稠而定。3.蜜制量一次不能过多,防止回潮变软,调配操作不利。4.严格火候,只宜文火,尽量让水分蒸发,延长保存期。

益智 根据《湖北省中药炮制规范》规定,将砂置锅内,以武火加热,投入净益智,不断翻动,呈微黑色时取出,筛去砂,捣碎去壳,再取净仁置锅内,以文火炒热,将食盐水随洒随炒,至水分炒干,取出,配方时捣碎。该法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低。笔者改用转盘机去益智皮,收到良好效果:

将净益智用2%滤过的盐水浸润,使内外一致,皮软化,再将益智置日光下暴晒或用电烤箱烘至外壳酥脆,放入转盘机盘上进行搓磨去壳,这样益智仁壳就自动分离,每10kg只需5分钟即可分离完毕,然后筛去灰壳即得。本法效率高,一次性可达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饮片色泽均匀,无焦斑,调配方便,剂量准确。

猜你喜欢

  • 打鼾太大声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调理?

    睡觉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在男性患者中更多见。虽然很多人堆打鼾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仅会影响别人,还可能危害自身的健康。那么打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要怎样才能缓解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经常打鼾是什么原

  • 湿气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湿气又被称为湿毒,体内湿气太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肠、关节酸痛等症状。既然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这么大,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湿气的产生分为外湿和内湿湿气

  • 八大招有效预防咽喉炎!!!

    咽喉炎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说话、唱歌、以及在饮食上特别不规律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咽喉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部位发热、红肿甚至是疼痛,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精神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患上咽喉炎应该怎么办,下面小至就来跟大家分

  • 骨质疏松怎么办?可以试下食疗方法!

    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常见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保健的方法。那么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应该吃些什么进行饮食保健?又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平时食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骨质

  • 这种当季水果不仅能乌发补肾,还能养颜抗衰!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