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郛的字典解释

郛  部  首
部外笔画
7
郛总笔画
9
郛  结  构
左右结构
郛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郛统一码
U+90DB
郛五笔86
EBBH
郛五笔98
EBBH
郛  仓  颉
BDNL
四角号码
27427
汉字编号
4277

郛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fú  ㄈㄨˊ

郛字笔顺

撇捺捺撇折竖横折竖 郛的笔顺

基本含义

fú   ㄈㄨˊ ◎ 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郛郭(外城)。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ú  〈名〉 (1) (形声。从邑,孚( fú )声。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外城,古代指城圈外围的大城) 同本义 [outer city] 郛,郭也。字亦作垺。——《说文》 城卫楚丘之郛。——《左传·僖公十二年》 城成郛。——《左传·襄公十五年》 伐宋,入其郛。——《左传·隐公五年》 (2) 又如:郛郭(外城。比喻保障)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fú][《廣韻》芳無切,平虞,敷。](1)外城。(2)不切实。参见“郛言”。

音韵参考

[上古音]:幽部滂母,phiu[广 韵]:芳無切,上平10虞,fū,遇合三平虞滂[平水韵]:上平七虞[粤 语]:f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郛;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271第34〔古文〕𡎽【廣韻】【集韻】𠀤芳無切,音孚。郭也。【左傳·隱五年】邾人、鄭人伐宋,入其郛。【註】城外大郭也。 又叶敷救切,音覆。【張衡·西京賦】量徑輪,考廣袤,經城洫,營郭郛。取殊材于八都,豈稽度于往舊。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郛字字源字形小篆 郛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郛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郛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郛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郛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郛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郛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郛字组词

城郛  都郛  郛宇  郛邑  郛言  郛廓  郛郭  郭郛  郊郛  近郛  郡郛  完郛  邑郛  众说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