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碓的字典解释
duì

碓  部  首
部外笔画
8
碓总笔画
13
碓  结  构
左右结构
碓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碓统一码
U+7893
碓五笔86
DWYG
碓五笔98
DWYG
碓  仓  颉
MROG
四角号码
10615
汉字编号
5416

碓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duì  ㄉㄨㄟˋ

碓字笔顺

横撇竖折横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碓的笔顺

基本含义

duì   ㄉㄨㄟˋ ◎ 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uì  〈名〉 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 [pestel for hulling rice]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新论》词性变化 duì  〈动〉 舂, 捣 [pound with a pestle] 。如:碓米(舂米)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duì][《廣韻》都隊切,去隊,端。](1)舂米的工具。最早是一臼一杵,用手执杵舂米。后用柱架起一根木杠,杠端系石头,用脚踏另一端,连续起落,脱去下面臼中谷粒的皮。尔后又有利用畜力、水力等代替人力的,使用范围亦扩大,如舂捣纸浆等。(2)舂;捣。(3)捶击用具。[②][duī][《字彙》都回切]小山。用于地名。

音韵参考

[广 韵]:都隊切,去18隊,duì,蟹合一去灰端[平水韵]:去声十一队[粤 语]:deoi3[闽南语]:tu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石字部】 碓;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832第15【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內切,音對。舂具。【說文長箋】鳥食如舂碓然,故从隹。【馬融·長笛賦】碓投瀺穴。【註】碓之所投,瀺注隙穴也。【桓譚·新論】宓犧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碓而利十倍。又【通俗文】水碓曰轓車。【註】今俗依水涯壅上流,設水車,轉輪與碓身交激,使自舂,卽其遺制。又杜預作連機碓。孔融曰:水碓之巧,勝於聖人之斷木掘地。 又【集韻】都回切,音堆。岸也。與堆𡺾塠通。【前漢·地理志】離𡺾。【河渠書】作離碓。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碓字字源字形小篆 碓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碓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碓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碓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碓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碓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碓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碓字组词

槽碓  锉碓  大锉碓  大剉碓  大舂碓  捣碓  地碓  电碓  碓嘴  碓栅  碓屋  碓磑  碓硙  碓投  碓头  碓挺嘴  碓桯  碓梢  碓颡  碓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