鯁
鯁 部 首
魚
部外笔画
7
鯁总笔画
18
鯁 结 构
左右结构
鯁造字法
繁体字
鯁
鯁统一码
U+9BC1
鯁五笔86
QOGQ
鯁五笔98
QOGR
鯁 仓 颉
NFMLK
四角号码
21346
汉字编号
鯁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gěng ㄍㄥˇ
鯁字笔顺
撇折竖折横竖横捺捺捺捺横竖折横横撇捺 鯁的笔顺
基本含义
● 鯁 gěng ㄍㄥˇ ◎ 见“鲠”。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gěng][《廣韻》古杏切,上梗,見。]亦作“鞕2”。“鲠1”的繁体字。(1)鱼骨;鱼刺。(2)骨、刺等卡在喉中。(3)阻塞;堵塞。(4)谓阻挠,从中作梗。(5)害,祸患。(6)直,正直。(7)指正直的人。(8)通“哽”。参见“鯁涕”。(9)通“更”。轮流更替。(10)见“鯁鯁”。[②][biān]同“鯾1”。“鲠2”的繁体字。鳊鱼。
音韵参考
[广 韵]:古杏切,上38梗,gěng,梗開二上庚見[平水韵]:上声二十三梗[粤 语]:gang2[闽南语]:keN2,ki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魚字部】 鯁;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471第06【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杏切,梗去聲。【說文】本作𩹐,魚骨。【廣韻】刺在喉。【儀禮·公食大夫禮註】乾魚近腴,多骨鯁。【前漢·賈山傳】祝鯁在後。又【廣韻】骨鯁蹇諤之臣。【後漢·來歙傳】太中大夫段襄骨鯁,可任。【註】骨鯁,喩正直也。又【淮南子·地形訓】蛟龍生鯤鯁。又與梗同。【後漢·殷熲傳】至今爲鯁。【註】與梗同。又【集韻】居孟切,音賡。義同。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鯁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