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淺的字典解释
qiǎn

淺  部  首
部外笔画
8
淺总笔画
11
淺  结  构
左右结构
淺造字法
繁体字
淺统一码
U+6DFA
淺五笔86
IAAT
淺五笔98
IAAY
淺  仓  颉
EII
四角号码
33153
汉字编号

淺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qiǎn  ㄑㄧㄢˇ

淺字笔顺

捺捺横横折撇捺横折撇捺 淺的笔顺

基本含义

qiǎn   ㄑㄧㄢˇ ◎ 见“浅1”。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qiǎn][《廣韻》七演切,上獮,清。]“浅1”的繁体字。(1)水不深。(2)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距离小。(3)宽。《荀子·儒效》:“逢衣淺帶,解果其行。”杨倞注:“淺帶,博帶也。《韓詩外傳》作'逢衣博帶',言帶博則約束衣服者淺,故曰淺帶。”唐李白《冬夜裴中郎薛侍御宴集序》:“賢豪畢萃,升降有序,縫衣淺帶,十有五人。”一说为狭。(4)肤浅,浅薄。指学识智谋等。(5)浅显,明白易懂。(6)薄,不深厚。(7)微小。(8)谓少,幼。(9)狭,窄小。(10)少,不多。(11)指使减少。(12)短,不长。(13)指时间短暂。(14)短毛兽皮。如虎皮、鹿皮等。参见“淺毛”、“淺幭”。(15)轻,不重。(16)颜色淡。(17)初;早。(18)副词。略,略微。表示程度。参见“淺言”、“淺笑”。(19)见“淺蠻”。[②][jiān][《廣韻》則前切,平先,精。]“浅2”的繁体字。水流疾貌。参见“淺2淺”。[③][jiàn][《集韻》在演切,上,從。]“浅3”的繁体字。(1)灭,没。(2)通“踐”。灭除;践踏。(3)通“諓”。参见“淺3淺”。[④][jiàn][《集韻》子賤切,去綫,精。]“浅4”的繁体字。(1)溅,水激射。(2)通“賤”。与“贵”相对。

音韵参考

[广 韵]:則前切,下平1先,jiān,山開四平先精[平水韵]:上声十六铣[唐 音]:*tsi??n[国 语]:qiǎn,jiān,jiàn,cán,zàn[粤 语]:cin2[闽南语]:chhia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淺;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32第18【唐韻】【正韻】七衍切【集韻】【韻會】此演切,𠀤千上聲。【說文】水不深也。【詩·邶風】就其淺矣。 又【荀子·修身篇】少聞曰淺。 又虎皮也。【詩·大雅】鞹鞃淺幭。【傳】淺,虎皮淺毛也。 又凡獸之淺毛者,皆曰淺。【周禮·春官】巾車鹿淺𧜀。【註】以夏鹿皮爲覆笭。【疏】夏時鹿毛新生爲淺毛,故云。 又【廣韻】則前切【集韻】將先切,𠀤音箋。與濺同。淺淺,水疾流貌。【楚辭·九歌】石瀨兮淺淺。 又【集韻】在演切,音踐。【古文尚書堯典】寅淺納日。馬融讀。今作餞。 又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汙灑也。 又子賤切,音箭。與濺同。水激也。【儀禮·士虞禮註】槃以盛棄水,爲淺汙人也。 又與翦通。【儀禮·士喪禮】用疏布緇翦。【註】翦,淺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淺字字源字形小篆 淺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淺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淺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淺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淺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淺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淺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淺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