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拌的字典解释
bàn,pàn,pān

拌  部  首
部外笔画
5
拌总笔画
8
拌  结  构
左右结构
拌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拌统一码
U+62CC
拌五笔86
RUFH
拌五笔98
RUGH
拌  仓  颉
QFQ
四角号码
59050
汉字编号
0984

拌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àn,pàn,pān  ㄅㄢˋ,ㄆㄢˋ,ㄆㄢ

拌字笔顺

横竖横捺撇横横竖 拌的笔顺

基本含义

bàn   ㄅㄢˋ ◎ 搅和:搅拌。拌和(huò)。拌面。拌菜。拌草料。 ◎ 口角:拌嘴。

英文翻译

mix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àn  〈动〉 (1) 搅和;调匀 [blend;mix and stir;doss] 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红楼梦》 (2) 又如:用水拌面粉;拌种;拌草;拌匀(搅拌使均匀) (3) 争吵 [quarrel]。如:拌磕(碰击;摩擦);拌嘴(口角;争吵) (4) 另见 pān;pàn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pān][《廣韻》普官切,平桓,滂。][《廣韻》蒲旱切,上緩,並。](1)舍弃;豁出。(2)谓耗费。(3)摧残。(4)放,撒。参见“拌嬌”。[②][pàn][《集韻》普半切,去换,滂。]通“判1”。分开;剖割。[③][bàn](1)搅和;调匀。(2)装扮。(3)拌嘴,争吵。

音韵参考

[广 韵]:普官切,上平26桓,pān,山合一平桓滂[平水韵]:上平十四寒·上声十四旱[国 语]:bàn,pàn[粤 语]:bun3bun6pun3[闽南语]:poaN7,poan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拌;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25第05【唐韻】普官切【集韻】【韻會】【正韻】鋪官切,𠀤音潘。【博雅】拌棄也。【揚子·方言】楚人凡揮棄物謂之拌。俗誤用𢬵。 又【集韻】蒲官切,音盤。又普伴切,潘上聲。又【唐韻】蒲旱切【集韻】部滿切,𠀤盤上聲。又【集韻】【韻會】𠀤普半切,音判。義𠀤同。 又與判通。分也,割也。【史記·龜策傳】鑴石拌蚌。【註】鑴石取玉,拌蚌取珠。考證:〔【博雅】捐棄也。〕 謹照原文捐改拌。

字源字形

拌字字源字形

拌字组词

拌舌头  拌嘴拌舌  拌嘴  拌种  拌匀  拌蒜加葱  拌蒜  拌舍  拌命  拌磕  拌娇  拌和  拌唇撅嘴  斗牙拌齿  搅拌机  搅拌  凉拌觉  凉拌  小葱拌豆腐  药剂拌种